[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胶体金试剂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835.2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雷达;刘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源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曲霉 毒素 胶体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胶体金检测试纸板,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粮油、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s A,OTA)的胶体金试纸板。
背景技术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是一组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有A、B、C、D 4种化合物,主要危及人和动物肾脏,其中毒性最大、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产毒量最高、对农作物的污染最重、分布最广的是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OTA)。赭曲霉毒素A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确定为ⅡB类致癌物(可能引起人类癌症的物质)的一种真菌毒素,它能致癌、致畸、致突变、破坏免疫系统,对肝、肾脏造成损害,还可导致神经中毒。OTA主要毒害动物的肾脏和肝脏,肾脏是第一靶器官,只有剂量很大时才出现肝脏病变,其中猪和禽类的敏感性最强。在已发现的真菌毒素家族中,根据其重要性及危害性排序,OTA被认为是仅次于黄曲霉毒素而列第二位。自然界中产生OTA的真菌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在湿热的南方一般以赭曲霉菌为主,侵害水分大于16%的粮食和饲料;而寒冷干燥的北方以青霉菌为主,有些青霉菌在0℃左右仍能生长,给粮食贮藏带来极大困难。
OTA 是污染农作物的一种较常见的真菌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健康有很大潜在危害。随着对OTA 毒性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至今全世界已经有11个国家制订了食品(1~50μg/kg) 和动物饲料(100~1000μg/kg) 中OTA 的限量标准。我国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标准为5μg/kg;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中规定配合饲料,玉米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标准为100μg/kg。
目前粮油、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液质联用法等检测方法。薄层色谱法作为标准方法虽然被广泛使用沿用至今,特别是在一些基层使用单位,但其灵敏度较低,操作过程中需要接触更多的有机溶剂等有毒有害试剂;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法虽然可以精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是由于其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和对样品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导致检测成本高、周期长,无法满足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的需要。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快速方法,虽然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特点,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操作要求和环境,不太适用于户外和现场操作。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反应,以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相,通过毛细管作用使样品溶液在层析材料上泳动,以胶体金为显色媒介,将反应所需的原料大部分整合到试剂板上,在层析过程中完成检测反应的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方法即克服了酶联免疫吸附法的一些不足,又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不需要额外设备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诸多领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粮油、饲料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检测展开研究,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不需要额外设备等特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粮油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胶体金免疫检测试剂板。检测过程不受地点限制,十几分钟即可完成对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
本试剂板由上下两块塑料卡壳和试纸条组成,试纸条由依次黏贴在背衬上的样品垫、胶体金结合垫、反应膜和吸水垫组成。其中样品垫、胶体金结合垫、反应膜和吸水垫在相邻的地方有2mm的重叠,以保证层析作用从样品垫到吸水垫的顺利进行,使样品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反应膜上的检测区及质控区与胶体金结合垫上的胶体金单抗偶联物顺利发生反应。
所述胶体金结合垫上包被有抗赭曲霉毒素A鼠单抗与胶体金的偶联物;反应膜上从样品垫至吸水垫方向依次包被有OTA-载体蛋白偶联物和羊抗鼠IgG,分别作为检测区和质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源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源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