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7404.4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龚铭;李兴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肯特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15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管网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供水行业中一般广泛采用分区计量并分析区域净用水量的方法来判断管网的泄漏状况。目前供水行业一般采用在管网分区节点上分别加装流量测量仪表、压力仪表及数据传输模块来对管网节点流体参数进行监控。但是,这种管网节点监控方式需要在节点处的管道上将各个仪表一一安装到位,安装很不方便,而且每个节点都要配置多个仪表,其投入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投入成本低的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管,及检测电路;所述测量管上装有压力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串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串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各以串行通信方式与微处理器互联;
所述微处理器具有显示信号输出口、压力采集端口、流量采集端口,及多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的显示信号输出口接到一显示屏,微处理器的各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各接一控制开关;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口接到微处理器的压力采集端口,流量传感器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口经一放大器接到微处理器的流量采集端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在测量管上同时装有压力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只需将单个测量管接入管网节点即可在同一位置采集管网节点的流体压力及流量,具有安装方便及投入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检测电路可以将检测到数据通过串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远程终端,能方便工作人员远程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中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体管网漏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管(图中未示),及检测电路;所述测量管上装有压力传感器Y1及流量传感器Y2;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U1、串行通信模块U2、无线通信模块U3;
所述串行通信模块U2、无线通信模块U3各以串行通信方式与微处理器U1互联;
所述微处理器U1具有显示信号输出口、压力采集端口、流量采集端口,及三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U1的显示信号输出口接到一显示屏M1,微处理器U1的三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各接一控制开关(K1、K2、K3);
所述压力传感器Y1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口接到微处理器U1的压力采集端口,流量传感器Y2的传感信号输出端口经一放大器U5接到微处理器U1的流量采集端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U1、串行通信模块U2、无线通信模块U3均为现有技术,微处理器采用的是型号为MSP430F5419的单片机,串行通信模块采用的是型号为MAX485的通信芯片,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的是型号为MC55的GPRS无线通信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流体管道的漏损检测,其使用方法如下:
将测量管接入被测流体管道,微处理器U1即可通过压力传感器Y1及流量传感器Y2采集被测流体管道的流体压力、流体流量,并输出至显示屏M1显示;
利用控制开关K1、K2、K3向微处理器U1输入相关控制信号,可控制微处理器U1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串行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远程终端,方便工作人员远程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肯特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肯特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7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