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辊式玉米收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6619.4 | 申请日: | 2014-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义 |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1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辊式 玉米 收获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涉及一种立辊式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属于玉米成熟时将秸秆和玉米穗回收的机械,秸秆被割下来粉碎做饲料还可以还田做肥料。将带皮的果穗摘下来,用升运器使带皮的果穗送进扒皮机,将皮扒掉,回到粮仓,把这一整套工作过程融为一体的大型农业机械。现有的机型都是卧式,转向轮小回垅时轮胎放横,跃垅困难。有爪式螺旋摘穗辊和摘穗板两种,其中都有喂入链和拨禾链,秸秆被强制喂入摘穗辊内卧辊式玉米收获机摘穗,辊与水平夹角一般小于30°,摘落的果穗在摘辊上面移动距离长,果穗和摘辊接触时间较长,摘穗将对果穗反复冲击和挤压,造成果穗籽粒损伤和落粒,加大了整机的损失率。摘辊抓取茎秆后便开始碾压拉引茎秆,工作原理与轧辊相似,当果穗和摘辊相遇时,摘辊碾压果穗根部。把籽粒碾掉。玉米成熟果穗85%都是弯下去,尖朝下,摘穗时并不是果穗根部先接触,而是尖部先接触,把果粒碾掉,但摘穗板比螺旋辊好一点,但是还田质量差,不能把秸秆割下来,来年不好整地,秸秆不能很好地利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过程中,保证行走稳定,回垅容易,不掉粒,秸秆割下来能很好地利用,安全耐用满足高速作业的立辊式玉米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辊式玉米收获机,立辊割台总成(5),与行走机构(21)同步工作,由同一个主机变速箱提供动力,立辊割台总成(5)与行走机构前机架固定位置交接在一起,在升降固定座(23)安装上升降油缸,切割器(1)整体部件安装在立辊割台前梁(26)下面,立辊割台前梁(26)安装上切割器传动箱(11),切割器传动箱(11)输出端与立辊下轴箱连接,被动拨禾轮(2)与动力拨禾轮(24)啮合,动力拨禾轮(24)链连接摘穗辊链轮(10),摘穗辊链轮(10)安装在摘穗辊(6)的中间位置,摘穗辊(6)与摘穗辊齿轮箱(9)机械连接,摘穗辊齿轮箱(9)与齿轮箱7采用花键连接配装,被动拨禾轮(2)到摘穗辊(6)每行喂入口的立墙为固定滑道墙(12),固定滑道墙(12)与夹持输送滑道(13)之间为输送滑道(4),秸秆处理变速箱(22)与摘穗辊齿轮箱(9)齿轮连接,摘穗辊齿轮箱(9)输出端连接粉碎传动箱法兰(14),档禾杆(15)安装在立辊割台总成(5)的割台架上部向上带有30°倾斜角,立辊割台总成5由槽钢制成,摘穗辊齿轮箱(9)安装于割台框架上的槽内。
本实用新型立辊式玉米收获机行走于割台工作同步,动力由一个变速箱匹配输出。传动给各个部位。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垅四行作业的立辊式自走玉米收获机,主要由分禾装置夹持输送装置,立式摘辊装置,升运器,剥苞叶装置,秸秆处理,传动装置和果穗收集系统等部分组成。
夹持输送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是立辊式玉米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输送链我采用拨禾套筒滚子链,因为这种链能强制带动秸秆行走。夹持输送链和拨禾轮组成,其作用是将切割下的秸秆稳定,可靠地输送,喂入到摘穗辊。
工作过程:茎秆经分禾器扶禾后,在拨禾链和拨禾轮的作用下,进入滑道,茎秆在这瞬间,切割器将茎秆切断。被切割下的秸秆在拨禾夹持链的夹持下向后输送。当秸秆被挡禾杆挡压后向前倾斜,使茎秆根部首先进入摘穗辊完成其输送过程。本实用新型立辊自走玉米收获机输送过程中,玉米穗没有接触任何碰触,不会掉粒。
立式摘辊装置:立式辊摘穗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摘穗抓取茎秆阶段。要求摘穗能够可靠的抓取不同直径的茎秆。摘辊的结构形式,茎秆的喂入方式及茎秆的物理机械特性等都影响着摘辊抓取茎秆的可靠性。摘辊的抓取茎秆段采用大棱直筋拉茎辊如示图3所示。图3中给出了茎秆被抓取时的受力情况。其中,N-摘穗作用于茎秆的法向反力,更提高抓取能力,可加大摘辊直径或加大摘辊间隙。摘辊直径增大,将加大籽粒损失,摘辊太小,抓取能力降低,容易造成堵塞。摘辊间隙过小,将降低抓取能力,造成拉引茎秆困难,茎秆被严重碾压,完整性差,消耗功率增加。
2.稳定碾压秸秆阶段,当茎秆根部进入两摘辊中心连线后,茎秆便被稳定碾扎拉引开始作平面运动。即茎秆一边被摘辊拉引,一边做回转运动。
3.摘穗阶段,当茎秆运动到果穗与摘辊接触时,即进入了摘穗阶段,由于果穗大端直径大于茎秆直径,果穗不能从摘辊间隙中通过而被摘落,摘穗时,穗柄的断裂部位与其强度和变形的特性有关。就整个穗柄来说,则以穗柄和果穗连接处的强度最低。根据测试,在玉米成熟期,穗柄的平均,连接强度为504N,而果穗和穗柄处的连接强度为342N.因果穗成熟时85%都是吊穗。立辊在摘穗时茎秆与摘穗辊成70°~90°是辗不着果穗,籽粒就没有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义,未经李洪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6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磁阻尼教学仪器
- 下一篇:一种与四轮配套的田地施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