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接桩垂直度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6110.X | 申请日: | 2014-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管桩接桩 垂直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应力管桩接桩垂直度控制装置,应用于预应力锤击式混凝土管桩施工中。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工程造价便宜,承载力高,施工方便,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承台桩基础,铁路、公路与桥梁、港口、码头、水利、市政、构筑物,及大型设备等工程基础。为满足承载力要求,PHC管桩单桩长度一般在30~70米之间,而单节桩长度多在10~15米之间,因此单节桩由2~5节桩经焊接拼接而成。施工中,需将第二节桩吊起,并将第二节桩下端头与第一节桩上部端头紧密接合,确保上下两节桩垂直度偏差在较小范围内。施工中此处垂直度较难控制,多凭桩机操作人员经验及技术掌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预应力管桩接桩垂直度控制装置,解决预应力锤击式混凝土管桩施工中上下两节桩接桩垂直度难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上下两节预应力锤击式混凝土管桩中间安装半圆形钢板围挡,并在围挡下端利用钢板卷制二个半圆形包箍,通过拧紧包箍间螺栓达到装置紧固在管桩上,待垂直度控制完,两节桩点焊后,松开装置上的螺栓,两节桩即可进行焊接拼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预应力管桩接桩垂直度控制装置,包括半圆形围挡、二个半圆形包箍A、B和二个螺栓,其特征在于:半圆形围挡内径与管桩外径相匹配,半圆形包箍B上沿焊接在半圆形围挡下沿上,二个半圆形包箍A、B用螺栓紧固在管桩上。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接桩垂直度控制装置在上下两节预应力锤击式混凝土管桩中间安装后,调整控制上下两节管桩垂直度,调整控制完毕点焊两节管桩后,松开螺栓,再进行两节管桩的焊接拼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很好地控制住垂直度偏差,节省时间,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2:围挡与包箍B组合视图。
图中:1、包箍A 2、包箍B 3、螺栓 4、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预应力管桩接桩垂直度控制装置,包括半圆形围挡4、二个半圆形包箍A1、B2和二个螺栓3,其特征在于:半圆形围挡4内径与管桩外径相匹配,半圆形包箍B2上沿焊接在半圆形围挡4下沿上,二个半圆形包箍A1、B2用螺栓3紧固在管桩上。
第一节桩施工完成后,将包箍A1与包箍B2通过螺栓3连接紧固在桩身上,吊起第二节桩缓慢推移至第一节桩身上方,通过包箍B2上围挡4限制第二节桩身摆动从而确保桩身位置与第一节桩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从而控制其垂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6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温度保护的汽车应急电源平衡充电系统
- 下一篇:智能电动车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