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用地槽梁及应用其的组合式地槽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5824.9 | 申请日: | 2014-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经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经豪 |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用地 应用 组合式 地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用地槽梁及应用其的组合式地槽梁。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作为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其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模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支撑结构则是支承模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现有的支撑结构通常采用木质材料制成,不仅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而且周转次数少,虽然也用采用钢材作为支撑结构,但是刚度低,不易与墙板模板实现连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用地槽梁及应用其的组合式地槽梁,该地槽梁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实现墙板模板与地面的连接定位,重复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建筑模板用地槽梁,包括横向设置的两根等长且相平行的矩管,两矩管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短接管以实现两矩管的连接,所述两矩管之间形成以让墙板下端插入的槽孔,其中一矩管的旁侧还设置有用于与地面相连接的拐状连接件,位于两相邻短接管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地槽梁水平度的调节螺母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矩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地槽梁相连接的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矩管上还设置有贯穿两矩管和短接管与锁紧螺母相连接以实现两矩管和短接管锁紧固定的锁紧螺栓。
一种由若干个地槽梁组成的组合式地槽梁,所述组合式地槽梁由横向设置及纵向设置的地槽梁经首尾相接组合而成,横向设置的地槽梁与纵向设置的地槽梁相连接的端部外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贯穿两连接板的锁紧螺栓以实现两地槽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槽梁上还设置有贯穿两矩管及短接管与锁紧螺母相螺接以实现两矩管锁紧固定的锁紧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该地槽梁采用“双矩管结构” ,可使整个地槽梁平整度、精度、刚度、抗变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使其优于其他型材结构的地槽梁;(2)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有利尺寸控制、监控;(3)该种地槽梁的水平度调整方便、可靠、效率高;(4)该地槽梁的定位操作性强,定位牢靠,可有效承受墙板混凝土浇筑时侧向力所产生的剪力;(5)该地槽梁重复使用率高,有利于发挥其经济效益;(6)极大地方便了墙板的安装、定位、找正等作业,同时操作简便、快捷、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地槽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组合式地槽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槽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就干 11-槽孔 2-短接管 3-调节螺母垫块 4-调节螺母 5-拐状连接板 6-连接板 7-锁紧螺母 8-锁紧螺栓 10-地槽梁 12-膨胀螺栓 13-墙板 14-定位销 15-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建筑模板用地槽梁10,包括横向设置的两根等长且相平行的矩管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矩管是一种中空的矩形长条钢材,又称扁管、扁方管或方扁管,两矩管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短接管2以实现两矩管的连接,相邻两短接管与所述两矩管之间形成以让墙板下端插入的槽孔11,该槽孔与墙板模板下端尺寸相同的槽孔,由此得以通过墙板模板下端的插销插入槽孔实施墙板模板在地槽梁上的定位、固定。其中一矩管的旁侧还设置有用于与地面相连接的拐状连接件5,位于两相邻短接管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地槽梁水平度的调节螺母垫块3,调节螺母垫块上螺接有调节螺栓4。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两地槽梁的连接,所述矩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地槽梁相连接的连接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经豪,未经林经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5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住宅楼添接电梯的无障碍连通结构
- 下一篇:全自动墙面揉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