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下控制臂锻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5816.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项康;葛灵波;张学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兴金属锻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控制 锻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铸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下控制臂锻件。
背景技术
汽车控制臂,作为连接车轮与控制臂的重要零部件,对控制车辆的转向平衡控制、加速和减速的姿态抑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用轿车逐渐进入一般家庭,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操控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控制臂是汽车的一个重要连接部件,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操控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控制臂一般通过钢板冲压成型,并且为了使其具有较强的强度,冲压出来的控制臂其厚度一般较厚,不利于减轻汽车的重量,而若将控制臂冲压薄了,有不能提供较高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下控制臂锻件,该控制臂锻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应力分布合理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下控制臂锻件,包括控制臂主体、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以及第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主体具有变形的三角形结构,其具有较长的斜边、一直边以及一条向内弯曲的曲边;该控制臂主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臂主体相似形状的凹槽;其中,
所述第一预留孔分别通过斜边和直边与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预留孔与第三预留孔之间通过曲边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第三预留孔以及控制臂主体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结构的控制臂主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控制臂主体内开设凹槽,则会降低控制臂主体的重量,从而减轻汽车的重量;由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是连接着汽车本体的转向装置,其在工作的时候会承受一定的挤压,从而在其之间固定连接曲边则可以通过曲边的弹性形变以及挤压形变来承受这种压力,增强部件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将这些部件通过铸造一听成型则相比于普通锻件来讲,铸造成型的部件具有更好的各向同性,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还设有横向凸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曲边上具有不同的曲率,并且该曲边的曲率沿第二通孔到第三通孔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曲边、直边以及斜边均进行圆角打磨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内设置凸楞,可以进一步增强部件的强度,由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是通过斜边连接的,那么第一通孔所产生的相对于第二通孔的力矩将会较大,那么设置较小的曲率的曲边则会使得该处的曲边变形相对于第三通孔处的曲边基本一致,从而使得部件跟家稳定;圆角打磨处理后的曲边、直边以及斜边可以避免一些应力过于集中的情况,增强部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下控制臂锻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下控制臂锻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1、控制臂主体;11、斜边;12、直边;13、曲边;14、凹槽;141、凸楞;2、第一预留孔;3、第二预留孔;4、第三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汽车下控制臂锻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下控制臂锻件,如图1,控制臂主体1连接着第一预留孔2,第二预留孔3以及第三通孔,第一预留孔2连接控制轮毂转动的轴体,第二预留孔3和第三预留孔4连接方向控制器,其中控制臂主体1具有变形的三角形结构,其具有较长的斜边11、一直边12以及一条向内弯曲的曲边13,如图2;该控制臂主体1内还设有与控制臂主体1相似形状的凹槽14;第一预留孔2分别通过斜边11和直边12与第二预留孔3和第三预留孔4固定连接;第二预留孔3与第三预留孔4之间通过曲边13固定连接;并且,第一预留孔2、第二预留孔3、第三预留孔4以及控制臂主体1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这样,三角形结构的控制臂主体1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控制臂主体1内开设凹槽14,则会降低控制臂主体1的重量,从而减轻汽车的重量;由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是连接着汽车本体的转向装置,其在工作的时候会承受一定的挤压,从而在其之间固定连接曲边13则可以通过曲边13的弹性形变以及挤压形变来承受这种压力,增强部件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将这些部件通过铸造一听成型则相比于普通锻件来讲,铸造成型的部件具有更好的各向同性,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凹槽14内还设有横向凸楞141,如图2,曲边13上具有不同的曲率,并且该曲边13的曲率沿第二通孔到第三通孔逐渐增大,而且,曲边13、直边12以及斜边11均进行圆角打磨处理。
这样,在凹槽14内设置凸楞141,可以进一步增强部件的强度,由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是通过斜边11连接的,那么第一通孔所产生的相对于第二通孔的力矩将会较大,那么设置较小的曲率的曲边13则会使得该处的曲边13变形相对于第三通孔处的曲边13基本一致,从而使得部件跟家稳定;圆角打磨处理后的曲边13、直边12以及斜边11可以避免一些应力过于集中的情况,增强部件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兴金属锻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兴金属锻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5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温度远程调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陆两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