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涵闸水陆两用清淤组合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5592.7 | 申请日: | 2014-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堂;于潇霈;杜汉军;于文涛;左俊超;边一飞;龚西城;郑军;李伟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堂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闸 水陆 两用 清淤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黄河涵闸进行清淤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水陆两用的清淤组合车,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防汛分洪和引黄灌溉、供水的需要,黄河大堤建有多处涵闸,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大,造成涵闸淤堵,要经常进行清淤处理。
由于在黄河下游多为沙性土,涵闸清淤受施工场地小、土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适宜于使用水力冲挖机组施工,所以,在黄河下游多年的涵闸清淤作业中,水力冲挖机组一直是使用最多的方式。
水力冲挖机组属于水上造浆,它利用水枪冲击土体,水与土混合形成泥浆,使用泥浆泵抽吸泥浆。所以其工作机械除了泥浆泵以外,还需要一套高压水系统,包括高压水泵、水枪以及必需的管道等。
水力冲挖机组施工时,除了土质等客观条件以外,造浆主要依赖于水枪。操作水枪有两点关键:一是射距,即水流喷射距离。当射距太大时,水流会发生分散,流速也会因能量损失而减小;而射距太小时,有利于制造高浓度泥浆,但也会使得水枪手操作十分困难,有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二是水枪水流冲击土体的位置。根据开挖土体的土质和现场实际情况,选准水枪的冲击点,采用合适的方式,可以促使土体坍塌、疏松,有利于提高水枪的造浆效率。要保持理想的造浆效果,不仅要求水枪手不停地变换水流在土体上的冲击点,而且还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冲击方式,包括:冲击距离、冲击点及变换的顺序以及与泥浆泵的工作配合等。不同的操作,有的是事半功倍,直接影响机组的生产效率。
传统的清淤作业方式是:由高压水泵向若干水枪供水,水枪分别由人工操作,使高压水流射向需要开挖的土体。土体在高速水流的冲击下产生破坏,并与水枪喷出的水流混合形成泥浆。泥浆流向附近的泥浆泵,由泥浆泵抽吸并向外输送。这种作业方式需操作手长期站立手持水枪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费工费时、人员的安全不易保证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机动灵活、高效、准确、使用安全方便的机具,用于进行涵闸清淤。
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论证,现场考察,通过多种清淤形式的比较,结合现场实际优选方案,设计出了一种涵闸水陆两用双枪清淤组合车,该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安装和拆卸,便于运输调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涵闸水陆两用清淤组合车,包括水枪操作部分、行走部分和防护部分,其中,所述水枪操作部分包括水枪、三脚架、旋转横轴、旋转纵轴、横担和操作把手;所述行走部分包括行走轮和浮箱;所述防护部分包括防护板和调节杆;所述行走轮固定在所述浮箱的两侧,所述水枪的后部通过水管接头与水龙带连接,所述水管接头上设有阀门;所述水枪的后部固定在所述操作把手上,中部固定在所述横担上,所述横担通过所述旋转横轴和所述旋转纵轴与所述三脚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三脚架固定在所述浮箱上表面的中心;所述浮箱的后部固定设置有扶手;所述防护板固定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浮箱上;所述防护板是透明的正方形或圆形塑料板,所述调节杆是伸缩杆。
涵闸水陆两用清淤组合车,解决了施工场地狭小的困扰,而且采用一人操作双枪,提高了功效,水枪固定在三脚架上,减轻了操作手劳动强度。防护板可根据操作手身高调节防护高度,有利于防止泥浆和碎石对操作手眼睛和身体造成伤害,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涵闸水陆两用清淤组合车总装图。
图中,1、水枪;2、行走轮;3、旋转横轴;4、扶手;5、调节杆;6、防护板;7、水管接头;8、操作把手;9、水龙带;10、横担;11、旋转纵轴;12、三脚架;13、浮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堂,未经于文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5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台盆下水器的排水装置
- 下一篇:绝缘地基隔离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