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4896.1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杰;骆兵华;薛寒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盛建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李红灵;胡丽琴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连接架。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架体结构在升降机设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架设标准的架体结构可以提高升降机的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而架体结构是由若干个标准节依次往上连接而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的建筑越来越多,而升降机又是在这些大型的建筑在高空作业时的必备机械设备,因此为了确保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标准节连接的标准与否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地上,施工升降机架体结构的安装必须要求具有一定的垂直度和牢固性,为了进一步增加施工升降机架体结构的牢固性,施工人员通常需要通过附墙架将标准节和和建筑物的墙壁连接,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在连接附墙架时经常会出附墙架无法达到在水平位置上的要求,这样就会造成附墙架的水平位置会存在误差,从而形成倾角并对施工升降机架体结构有附加拉力的作用,使得施工升降机架体结构承受了一定的附加拉力,这样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连接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在现有的施工升降机架体结构在保持牢固性的同时无法保持附墙架水平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架,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连接管,该连接管连接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连接孔,所述下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也均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管上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销孔,每个销孔可与护强(附墙)架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方体结构,所述上固定板上和下固定板上的连接孔均设有四个,所述上固定板上的四个连接孔分别设于上固定板的四角,所述下固定板上的四个连接孔分别设于下固定板的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连接管均由碳素结构钢材料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本连接架可以连接三个标准节,所述上固定板的上部和下固定板的下部分别通过连接孔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而与两标准节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固定板的下部和下固定板的上部分别通过连接孔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而与位于两标准节之间的标准节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上的销孔通过销轴与附墙架的一端连接,该附墙架的另一端与建筑物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销孔可供附墙架的一端选择连接,使得附墙架在水平位置上保持水平,减小水平误差。采用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保持施工升降机架体的牢固性,又可以保持附墙架处于较为水平的状态,使得附墙架受力较为合理,大大消除了使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标准节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标准节和附墙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连接架,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以及连接管3,该连接管3连接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所述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以及连接管3均由碳素结构钢材料制成。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连接孔4,所述下固定板2的上部和下部也均设有所述连接孔4,所述连接管3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该连接管3上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销孔5,每个销孔5可与附墙架6的一端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均为方体结构,所述上固定板1上和下固定板2上的连接孔4均设有四个,所述上固定板1上的四个连接孔4分别设于上固定板1的四角,所述下固定板2上的四个连接孔4分别设于下固定板2的四角。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连接架可以连接三个标准节7,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部和下固定板2的下部分别通过连接孔4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而与两标准节7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部和下固定板2的上部分别通过连接孔4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而与位于两标准节7之间的标准节7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管3上的销孔5通过销轴与附墙架6的一端连接,该附墙架6的另一端与建筑物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销孔5可供附墙架6的一端选择连接,使得附墙架6在水平位置上保持水平,减小水平误差,使得附墙架受力较为合理,大大消除了使用安全隐患。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盛建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盛建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4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扭转型空心电梯导轨
- 下一篇:单晶炉炉压检测报警补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