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模泡沫塑料颗粒螺旋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4827.0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阿龙 |
主分类号: | B65G33/24 | 分类号: | B65G33/2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55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塑料颗粒 螺旋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物料运输机械,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制模用的泡沫塑料颗粒螺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铸件制造行业很大比例现在使用模消失法,使用模消失法的工艺流程首先要进行建模的工作,制造的模具大都是泡沫模具,制作模具使用的泡沫塑料颗粒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因为互相的摩擦产生一些静电,这样因为静电的作用,很多颗粒就会粘连在一起,影响运输的效果,并且如果是使用螺旋推进运输方法,还会发生粘连阻塞螺旋推进的效率,甚至会磨损螺旋叶片。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勉强将泡沫塑料颗粒运输到了制模型仓,也会有部分颗粒因为受压变形,导致制模的时候整体的均匀性得不到保证。
所以如何解决好泡沫塑料颗粒运输过程中的静电粘连问题是本行业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制模泡沫塑料颗粒螺旋输送装置,主要想解决制模用的泡沫塑料颗粒在使用螺旋运输的时候因为静电粘接,或者粘连到螺旋杆腔内壁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模泡沫塑料颗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压制型仓,螺旋杆腔及设置在螺旋杆腔里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腔上设有颗粒进斗,所述压制型仓上设有与螺旋杆腔相适应的进料口,所述螺旋杆腔的出料端口与压制型仓的进料口连通。关键在于:所述螺旋杆腔上颗粒进斗与压制型仓的进料口之间段设有观察窗。所述螺旋杆腔内壁上设有陶瓷层。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表面也设置陶瓷层。
再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为石英玻璃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杆腔远离出料端口的一端设有驱动轴杆。
最后,所述驱动轴杆的端头设有连接齿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最大的优点在于与制模泡沫塑料颗粒接触的部位均采用陶瓷层,所以在对制模泡沫塑料颗粒运输过程中,就避免了制模泡沫塑料颗粒与金属壁摩擦产生大量的静电,避免了大规模粘连现象。
2、由于陶瓷材料所具有的耐磨性,所以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会得到大大延长。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螺旋杆腔上颗粒进斗与压制型仓的进料口之间段设有观察窗,这样就能在物料传输过程中随时观察物料的颗粒情况,一旦发生物料粘连就会第一时间看到,避免更多的物料“聚团”粘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模泡沫塑料颗粒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制模泡沫塑料颗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压制型仓1,螺旋杆腔2及设置在螺旋杆腔2里的螺旋杆3,所述螺旋杆腔2上设有颗粒进斗6,所述压制型仓1上设有与螺旋杆腔2相适应的进料口,所述螺旋杆腔2的出料端口与压制型仓1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螺旋杆腔2上颗粒进斗6与压制型仓1的进料口之间段设有观察窗(7);所述螺旋杆腔2内壁上设有陶瓷层。
所述螺旋杆3上的螺旋叶片表面也设置陶瓷层。
所述观察窗7为石英玻璃层。
所述螺旋杆腔2远离出料端口的一端设有驱动轴杆4。
所述驱动轴杆4的端头设有连接齿轮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阿龙;,未经孙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4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