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3807.1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解剑英;袁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沃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热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管,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
背景技术
出于对空调器类产品省电、节能、轻量化、小型化以及蒙特利尔公约的要求,需要减少氟里昂及有害含氟物用量,工质的改变必将导致空调器热交换效率下降,为此,采取的对策之一就是使用更高热交换性能的新型空调管——内螺纹管。这种内螺纹铜管,传热面积增大,能有效的促进紊流,提高热交换效率。据资料介绍:此种内螺纹管子已实现5倍于平滑管高的热交换效率,因此,成为各国竟相开发与大力发展的新型材料。一般来说,此类内螺纹管的生产方式有挤压和高频焊接两种,高频焊管由于有如下优势:(1)热交换效率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齿形的改进比挤压管高50%。(2)无油加工,装配前无需清洗,对环境污染小。(3)几何形状灵活多样,易于加工,可满足多种要求,同时壁厚小。(4)生产效率高,可达200m/min,而挤压拉制管一般为70m/min,而为人们广泛接受。
现有一实用新型专利,其申请号为201220168016.X,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内螺纹铝管,铝管内表面布满螺纹,所述螺纹的齿形参数为:螺旋角为0~30°,齿顶角为30~60°,齿高为0.08~0.25mm。该实用新型采用金属铝制成,大大降低了空调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减少金属用量,而且铝管外面用铝翅片,铝和铝之间不存在电位差,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保证了空调的换热效率,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不够,在热交换管中流动的冷媒的紊流效果不佳,热交换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其包括金属管体,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且沿所述金属管体的轴线方向设有焊接焊缝;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焊接焊缝的两侧分别设有筋,所述筋包括第一筋和第二筋,所述第一筋设置在所述焊接焊缝的一侧,所述第二筋设置在所述焊接焊缝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筋和第二筋均与所述焊接焊缝相平行;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第一筋和第二筋之间设有螺旋区域,所述螺旋区域设有多条螺旋状的螺旋齿;至少一条所述螺旋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组或所述第二筋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做了防止带料的两端边缘产生波浪变形的措施,使得螺旋齿的高度尺寸和焊接性能都比以前的产品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改善螺旋齿的齿顶端的排液性能使得液体冷媒在管内流动产生涡流效应,和紊流发生的效果,具有以往普通齿形内螺纹管所不具备的高的热交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的截面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的展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为一种内螺纹热交换管截面图,其包括金属管体001,在所述金属管体001的内壁上、且沿所述金属管体001的轴线方向设有焊接焊缝002;在所述金属管体001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焊接焊缝002的两侧分别设有筋,即所述筋包括第一筋003和第二筋004,所述第一筋003设置在所述焊接焊缝002的一侧,所述第二筋004设置在所述焊接焊缝00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筋003和第二筋004均与所述焊接焊缝002相平行。在所述金属管体001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第一筋003和第二筋004之间(对于一个圆管来说,所述第一筋003和第二筋004之间有两个区域,但是这个地方所指的是没有所述焊接焊缝002的区域)设有螺旋区域,所述螺旋区域设有多条螺旋状的螺旋齿005(可以将多条螺旋状的螺旋齿005组成一组,构成多组,每组的螺旋齿005结构相同)。所述螺旋齿005的螺旋角08取值范围为10至35度,优选15度、20度、25度、30度。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焊接焊缝002与所述第一筋003之间设有第一沟槽007,所述焊接焊缝002与所述第二筋004之间设有第二沟槽008;在两条相邻的所述螺旋齿005之间设有螺旋沟槽006,所述螺旋沟槽006位于所述螺旋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沃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沃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3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簇绒机底布自动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棚恒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