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纤维增强膜的送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3418.9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王海龙;王宗印;夏建中;肖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49/30;B65H5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增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空纤维增强型超、微滤膜的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增强型超、微滤膜因其解决了工程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断丝问题,延长了膜材料的使用寿命,制膜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膜产品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送纱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卡纱现象,当纱线卷由粗变细时,往往需重新安放纱线卷位置。而且送纱系统须将纱卷平铺于地面的平台上,占地面积大,如若扩大生产,在厂地有限的空间内更无法安放所需数目的纱卷,而且增加了送纱距离,会额外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使得产品不便于成型,且不便于操作与维护,此外整个作业流程还易受自然环境(风、静电等)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何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还能保证膜产品的品质,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空纤维增强膜的送纱装置,解决了纱线卷在由粗变细的过程中无需重新调整纱线卷位置即可持续作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中空纤维增强膜的送纱装置,包括机架、纱线卷组件、第一瓷孔组件和第二瓷孔组件,所述纱线卷组件置于机架的中部,两组所述第一瓷孔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机架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二瓷孔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机架的两侧上方。
所述纱线卷组件包括置于机架的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所述定位杆一和所述定位杆二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纱线卷。
多个所述支撑杆均匀布置于所述定位杆一或者所述定位杆二上,固定于每根定位杆上的所述支撑杆的个数为2~6个。
每组所述第一瓷孔组件包括置于机架的第一瓷孔固定杆一和第一瓷孔固定杆二,所述第一瓷孔固定杆一和第一瓷孔固定杆二通过固定螺母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瓷孔。
多个所述第一瓷孔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瓷孔固定杆一或者所述第一瓷孔固定杆二上,固定于每根第一瓷孔固定杆上的所述第一瓷孔的个数为2~8个。
每组所述第二瓷孔组件包括置于机架上方的第二瓷孔固定杆一和第二瓷孔固定杆二,所述第二瓷孔固定杆一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母连接有两个第二瓷孔,所述第二瓷孔固定杆二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母连接有两个第二瓷孔。
所述第一瓷孔与所述纱线卷的个数相同且对应设置,每组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瓷孔与所述纱线卷为同心圆。
所述第一瓷孔组件和所述第二瓷孔组件的瓷孔可以沿其所在的瓷孔固定杆上下滑动。
所述送纱装置的送纱形式为轴向退绕。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送纱装置的纱线卷由粗变细的过程中无需重新调整纱线卷位置,无卡纱现象,充分节省了占地空间,扩产以后的占地面积仅是原送纱系统未扩产前的一半,缩短了送纱距离,易于操作与维护,且消除了许多人为及环境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便于产品成型。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纤维增强膜的送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 2、定位杆一 3、定位杆二 4、支撑杆 5、纱线卷 6、第一瓷孔固定杆 7、第一瓷孔固定杆二 8、第一瓷孔 9、第二瓷孔固定杆一 10、第二瓷孔固定杆二 11、第二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空纤维增强膜的送纱装置,包括机架1、纱线卷组件、第一瓷孔组件和第二瓷孔组件,送纱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纱线卷组件置于机架的中部,两组第一瓷孔组件对称分布于机架1的两侧,两组第二瓷孔组件对称分布于机架1两侧的上方,其中:
纱线卷组件包括置于机架1的定位杆一2和定位杆二3,定位杆一2和定位杆二3为相同的杆,沿机架侧面的前后方向对称分布,每个定位杆上设有4个支撑杆4,每个支撑杆4上套接有纱线卷5;16个支撑杆4均匀布置于定位杆上。
每组第一瓷孔组件包括置于机架1的第一瓷孔固定杆一6和第一瓷孔固定杆二7,第一瓷孔固定杆一6和第一瓷孔固定杆二7为相同的杆,沿机架侧面的前后方向对称分布;每个固定杆通过固定螺母连接有4个第一瓷孔8;16个第一瓷孔8均匀布置于第一瓷孔固定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3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筒的挂架
- 下一篇:一种生产金刚石切割线用放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