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电磁感应灯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3155.1 | 申请日: | 201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瑛;吕世磊;吴钱昌;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骏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413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电磁感应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磁感应灯灯具。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灯是集电子技术、真空科学、功率学、等离子体科学、磁性材料科学等技术于一体的国际第四代节能环保型新光源,具有无灯丝、无电极、无频闪、高光效、高显色性、高功率因数、光衰小、寿命长等特点。
电磁感应灯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而散热的好坏是决定电子元器件寿命的关键因素,因此电磁感应灯灯具在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到整灯的美观性,发光曲线等需求,还要合理配置灯罩内部空间,保证灯具良好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分体式电磁感应灯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电磁感应灯灯具,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通过螺纹旋拧配合,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高频发生器和灯源,所述灯源由耦合器和灯泡组成,所述耦合器由磁环和导热杆组成,所述高频发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热杆底部的圆形座固定在所述底座正中心,所述磁环套在所述导热杆顶部的台阶上,所述灯泡通过螺纹与所述导热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灯源与所述高频发生器之间通过耦合器的引线相连;所述上盖的顶部向上隆起形成具有锥度的拱形,使所述灯源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的,所述底座于所述高频发生器的一侧设有容电源线通过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上盖采用亚克力板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底座由高强度铝合金压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上盖与底座之间用螺纹连接,灯泡与导热杆之间也用螺纹连接,使整个灯具安装方便;
2.上盖的顶端中心向上隆起,形成一定锥度的拱形,使上盖与灯源形状一致,实现了良好的出光效果,同时节约了灯具的内部空间;
3.高频发生器与耦合器分体式安装固定,使灯源发出的热量不能够与高频发生器产生热传导效应,二者产生的热量通过上盖和底座充分散出,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充分利用了灯具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一种分体式电磁感应灯灯具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电磁感应灯灯具,包括上盖11和底座12,上盖11和底座12之间通过螺纹旋拧配合,上盖11和底座12之间设置有高频发生器13和灯源,灯源由耦合器和灯泡14组成,耦合器由磁环15和导热杆16组成,高频发生器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2上,导热杆16底部的圆形座固定在底座12正中心,磁环15套在导热杆16顶部的台阶上,灯泡14通过螺纹与导热杆16的底部连接,灯源与高频发生器13之间通过耦合器的引线相连。灯泡14内涂有高效荧光粉,充有氩气等稀有气体,受激发后发出可见光。磁环15绕制高温电磁线后与导热杆16一起构成耦合器,通电后产生高频电磁场, 激励灯泡14内的荧光粉发光。导热杆16与绕制完成高温电磁线磁环15一起构成耦合器,激发灯泡14荧光粉发光。高频发生器13产生2.65MHZ的高频电流,通过耦合器以磁场能感应进灯泡14内。灯源牢固的固定在底座12上,结构稳定,部分热量通过耦合器导热杆16传到底座12上,热量经底座12而散发到空气中,灯源与上盖11之间有一定间隙,散热充分。
上盖11采用亚克力板材制成,节约成本,美观时尚,上盖11的顶部向上隆起形成具有锥度的拱形,使灯源与上盖11之间形成间隙。上盖11有一定锥度,主要作用是调整光线,保证良好出光效果,保护灯泡14及高频发生器13等内部构件,同时还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底座12于高频发生器13的一侧设有容电源线通过的圆孔。
底座12由高强度铝合金压铸成型,起支撑和固定高频发生器13、灯泡14及耦合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上盖11与底座12之间用螺纹连接,灯泡14与导热杆16之间也用螺纹连接,使整个灯具安装方便;
2.上盖11的顶端中心向上隆起,形成一定锥度的拱形,使上盖11与灯源形状一致,实现了良好的出光效果,同时节约了灯具的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骏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骏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3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