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绒胶发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1946.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冯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14 | 分类号: | B05D1/14;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刘晓阳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绒胶 发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装置,特别是一种植绒胶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而为了提高植绒胶的利用率,通常需要对植绒胶进行发泡后涂覆。然而现有的植绒胶发泡装置存在起泡效率低下、起泡均匀度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绒胶发泡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起泡效率高、起泡高度均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植绒胶发泡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三起泡筒、第二起泡筒和第一起泡筒,三者水平放置,形成一个连通的腔体;所述第三起泡筒一端设有变径出泡管,另一端与第二起泡筒嵌合连通,所述第三起泡筒内设有一个一端封闭的造流筒,且变径出泡管从造流筒未封闭的一端伸入造流筒内;所述第二起泡筒内并排设置多层起泡网;所述第一起泡筒一端与第二起泡筒嵌合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加压腔,加压腔上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连通有进气管,加压腔和第一起泡筒中心设有一个电机转轴,电机转轴上设有叶轮和剪切筒,剪切筒外周设有剪切齿,第一起泡筒内壁上设有相应的剪切槽。第一起泡筒实现一个剪切挤压起泡,第二起泡筒通过起泡网时进行再次起泡,最后经过起泡的植绒胶在造流筒的作用下形成涡流进行进一步的起泡。
上述的植绒胶发泡装置中,所述第三起泡筒和第一起泡筒上均设有法兰,且法兰内穿设有紧固螺杆。
前述的植绒胶发泡装置中,所述变径出泡管的内径沿着出口方向逐渐变大,可以起一个应用文丘里效应的扩散的作用。
前述的植绒胶发泡装置中,所述造流筒内设有二次发泡网,避免因管腔内存在流动死角而存在未发泡的植绒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三个可以拼装在一起的起泡筒组成(可极大降低装配难度及生产成本),且各部分分别利用不同的起泡原理对植绒胶进行起泡,因此起泡效果好,再加上叶轮的加压驱动,使得本实用新型内的胶体流速增加,不仅有利于起泡,而且还提高了起泡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三起泡筒,2-第二起泡筒,3-第一起泡筒,4-加压腔,5-进料管,6-进气管,7-电机转轴,8-叶轮,9-剪切筒,10-剪切齿,11-剪切槽,12-起泡网,13-造流筒,14-二次发泡网,15-紧固螺杆,16-变径出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植绒胶发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三起泡筒1、第二起泡筒2和第一起泡筒3;所述第三起泡筒1一端设有变径出泡管16,另一端与第二起泡筒2嵌合连通,所述第三起泡筒1内设有一个一端封闭的造流筒13,且变径出泡管16从造流筒13未封闭的一端伸入造流筒13内;所述第二起泡筒2内并排设置多层起泡网12;所述第一起泡筒3一端与第二起泡筒2嵌合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加压腔4,加压腔4上连通有进料管5,进料管5上连通有进气管6,加压腔4和第一起泡筒3中心设有一个电机转轴7,电机转轴7上设有叶轮8和剪切筒9,剪切筒9外周设有剪切齿10,第一起泡筒3内壁上设有相应的剪切槽11。所述第三起泡筒1和第一起泡筒3上均设有法兰,且法兰内穿设有紧固螺杆15。所述变径出泡管16的内径沿着出口方向逐渐变大。所述造流筒13内设有二次发泡网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植绒胶混合着空气由进料管进入加压腔,叶轮对植绒胶和空气进行初步的搅拌混合,同时向整个腔体内加压,电机转轴在转动过程中,混合物在剪切齿和剪切槽的剪切效应下开始起泡,然后混合物逐层通过起泡网进行更细致的起泡,最后混合物还在造流筒的作用下形成涡流,进行最后的静态起泡程序。而在混合物最后通过变径出泡管时,又可进行进一步的扩散以提高泡沫的均匀度,降低泡沫的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1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液环真空泵系统
- 下一篇:绘行走的画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