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1794.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连玉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荔城区永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5113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模板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随着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比重日益增大,模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行业中。但是目前传统的铝合金模板各部分都是先单独生产,随后将各部分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组装为一整体。采用这种先单独生产后组装为整体的结构形式,一般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制作周期长,同时采用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使得组装后的铝合金模板整体力学效能较差,模板变形大,而且对于能够循环使用的铝合金模板而言,对于组装而成的铝合金模板其在周转的过程中更易损坏,使用寿命也更短,从而施工成本相应的也就得到增加。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1210512503.8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的专利文件,该铝合金建筑模板包括面板、端板、横肋、设置于面板两侧且与面板等长的边板以及设置在面板底部的纵肋,其中所述面板、边板以及纵肋为一体成型制作,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放置纵肋用的槽口,且该端板焊接于面板上;所述横肋分别与纵肋和边板焊接固定。虽然该种通过将面板、边板和纵肋采用一体成型制作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传统的采用焊接拼装的方式所带来的焊接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铝合金建筑模板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但该铝合金建筑模板其上的横肋和端板仍然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面板固定连接,而且由于横肋一般为多条且布置在面板底端的宽度方向上,其通过采用焊接的结构方式与面板连接时,面板仍然会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变形,模板整体性能仍然存在缺陷,不利于模板使用寿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力学性能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的铝合金建筑模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采用压铸工艺一体成型制作;该铝合金建筑模板包括面板、端板、位于该面板两侧的侧板、设置于面板底端的横肋以及设置于面板底端的纵肋;所述面板、端板、侧板、横肋和纵肋采用压铸工艺一体成型制作,其中所述横肋和纵肋垂直相交并形成为一体成型的结合部。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面板、端板、侧板、横肋和纵肋采用压铸工艺一体成型整体制作,使得各相互连接的构件之间不存有连接焊缝,整个铝合金建筑模板为一整体构件,相比传统的建筑模板,其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模板更加耐用。此外,位于面板底端的横肋和纵肋两者相结合的结合部为一体成型制作,相比传统的通过焊接形成的结构形式而言,该结合部不存有焊接连接缝,而是与面板为一整体制作而成,改善了传统焊接而成的结构形式对面板施加的变形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结合部的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横肋和纵肋相结合处采用十字型结构形式,可以使得其成型制作过程更加简单,同时对于面板的支撑稳固效果更加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底端上包括有至少为两条呈等距间隔分布的所述横肋。通过将位于面板底端的灯条横肋呈等距间隔分布,可以使得面板上的受力更加分布均匀,防止面板局部因受力不均而引起的变形现象,可有效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铝合金建筑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端板,3-侧板,4-横肋,5-纵肋,6-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荔城区永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荔城区永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1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