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片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1469.8 | 申请日: | 2014-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博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8C17/0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贴片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开关和市面上的智能开关只能安装在墙上,无法移动十分不方便。开关都采用盒体,在墙体内部要开出槽,并将电路预埋在墙体中,与各个电器相连接;开关由于固定在墙上,只能人走到开关面前对其进行操作,小孩子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如果对同一个电器要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关的,预埋的电路将十分复杂,不美观且容易造成隐患。目前,有一种智能开关能够使用手机控制,但是由于控制模块需要供电,所以需要设计专门的电路来实现,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智能开关采用一个并联电容或者其他模块来获取电能,这种模块的缺点是只能在电灯熄灭时工作,而在电灯点亮时停止工作,并且电灯熄灭时并联供电模块的存在电流导致灯座上存在220V电压,该电压可能对用户造成触电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超薄静音移动贴片式无线智能开关及控制系统,可以改变传统需要开墙、布管、布线的方式,大量约省人力材力成本;实现用户对电器的无线控制和远程控制。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片开关,包括连接到结构材料的壁表面的外壳、控制通信模块、薄膜电路模块2以及按键模块1;所述外壳形成有正面,所述正面具有凹部,凹部内设置按键模块1;所述按键模块1通过第一转轴与外壳相连接,按键模块1的后侧设有薄膜电路2,所述薄膜电路2上设置有触点、支架和弹性导电体,弹性导电体设置在支架内,位置与触点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架通过第二转轴与薄膜电路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方向一致,按键模块1通过弹性导电体接触到薄膜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信模块上设有控制器模块3、电源以及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控制器模块3与薄膜电路通过排线相连接,控制器模块3与无线通信模块5相连接;所述电源为3V的电池,电源为控制器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5供电;所述薄膜电路2由薄膜构成,薄膜分三层组成,上下两层为导电层,中间为隔离,导电层上分布有电路板,通过印刷工艺将电路刷在导电层上。
所述控制通信模块设置在薄膜电路上方,被外壳的正面覆盖。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无线模块。
所述薄膜电路为超薄电路膜,厚度为0.2mm,贴片开关整体厚度为0.65cm。
所述弹性导电体为导电橡胶圈。
所述按键模块1与弹性导电体以及薄膜电路2上触点对应成组设置,为1个或多个,并排设置在外壳的凹部内。
有益效果:
移动贴片式无线智能开关改变了传统的照明布线方式,用户只需将电源线布置在房屋的顶侧,通过单路或多路的继电器连接任意多的照明灯具,然后邦定下方相应的无线开关,实现对灯具的控制,用户无需再开墙凿洞布管布线,节约人、物、财力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采用3V钮扣电池供电,安全可靠,可使用一年以上。
通过移动设备终端上专用APP管理软件,基于zigbee通信技术,可远程控制、定时开关、自动开关、状态提醒,一键关灯,节约能源,真正实现低碳生活。
移动贴片式无线智能开关与任意继电器实现绑定或解绑,且开关上不涉及强电,更安全、更便捷。
按键模块是一种充分运用物理学及人体工学原理,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以强迫运动方式运动,让使用者在开关按键的任何部分下按时,都能享受到顺畅及一致的手感。按键模块在“X构架”中间加入了“弹力圈”,它在减少摩擦,静音的同时,还保留了足够的弹力,键程更适中,弹性导电体采用导电橡胶,寿命长,手感柔和,无按键噪音。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网、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Zigbee无线模块与继电器进行无线邦定或通过协调器进行组网联动,从而实现开关对电器设备的联动控制,节约布线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贴片开关的控制系统采取近程控制时的框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贴片开关的控制系统采取远程控制时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贴片开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博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博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1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