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0562.7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华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换 器用 感温器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用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包括上下开口的管形座,管形座上有沿管形座高度方向的侧开口。使用时,感温器固定在管形座内,管形座与换热器的管体焊接。存在问题是:操作复杂,效率低,人员和物料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它具有与换热器的换热管体固定连接方便,工效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包括上下开口的管形座,管形座上有沿管形座高度方向的侧开口;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二个弧形的弹性夹体,所述弹性夹体垂直于其轴线的截面呈圆弧形;
所述弹性夹体设置在侧开口处的管形座的两个壁上,二个弹性夹体相对。
所述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管形座的壁上有一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有一弹性扣板,弹性扣板与管形座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贯通孔呈方形,所述弹性扣板的上端与贯通孔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管形座呈圆形;所述弹性夹体的轴线与管形座的轴线平行。
所述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弹性夹体在沿其轴线的方向分为至少二段。
所述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二个弹性夹体一起折弯成圆弧形并且其轴线呈圆弧形;
所述管形座位于二个弹性夹体一起折弯后构成的平面的一侧。
所述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二个弹性夹体一起折弯成圆弧形并且其轴线呈圆弧形;
所述管形座位于二个弹性夹体一起折弯后构成的平面上,管形座位于二个弹性夹体一起折弯后构成的圆弧形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与换热器中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换热管体连接时,只需将二个弹性夹体与管体扣合即可,操作方便;与现有技术中需要焊接相比,工效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空调换热器用的感温器座,包括上下开口的管形座1,管形座1上有沿管形座高度方向的侧开口2;还包括二个弧形的弹性夹体3,所述弹性夹体3垂直于其轴线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管形座1由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夹体3由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管形座1和弹性夹体3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弹性夹体3设置在侧开口2处的管形座1的两个壁上,二个弹性夹体3相对。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弹性夹体3在沿其轴线的方向分为三段。
所述管形座1的壁上有一贯通孔4,所述贯通孔4内有一弹性扣板41,弹性扣板41与管形座1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弹性扣板41的下端向管形座1内折弯。
所述贯通孔4呈方形,所述弹性扣板41的上端与贯通孔4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管形座呈圆形,所述弹性夹体3的轴线与管形座1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图中、5是蒸发器或冷凝器的局部,51是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换热管体的直管部分,52是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换热管体的圆弧弯管部分;6是感温器。所述二个弹性夹体3夹持直管51。感温器6设置在管形座1内,感温器6通过侧开口2与直管51接触。
实施例2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二个弹性夹体3一起折弯成圆弧形并且其轴线呈圆弧形;
所述管形座1位于二个弹性夹体3一起折弯后构成的平面的一侧。
如图7所示,在使用时,设置在圆弧弯管52构成的平面的一侧。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华,未经张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火灾避难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光箱防撞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