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维影像条码扫描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0530.7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勇;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鑫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条码 扫描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码扫描模块,尤其是一种有效提高扫描准确性的一维影像条码扫描模块。
背景技术
条码扫描是一种高效的识别方式,广泛的应用于商品零售、快递、身份识别等领域,条码扫描模块的一般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光组件发光照射被扫描条码,通过透镜组将条形码图案的一部分成像到线性图像传感器上,经图像传感器处理后变成包含条码信息的数字化电信号,再经解码芯片进行条码解码后即可获得条形码的数据信息。
现有的条码扫描模块的射出光线一般都是高度较大,照射条码的面积加大,当条码上有部分折叠、遮盖或残损的时候,返回信息往往不准确,所以对于被线性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条码部分不能定位或定位不准确,会对使用者造成定位错误,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一维影像条码扫描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不准确,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模块包括一基座及一上盖,所述的基座上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发光二极管,每侧发光二极管前方设有一凹凸透镜,其改进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与凹凸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透光狭缝,所述的凹凸透镜的出光面前方设有第二透光狭缝,所述的两侧凹凸透镜之间设有成像透镜安装位,成像透镜安装位后方设有成像单元电路板安装位。
优选地,所述的凹凸透镜的进光面为一垂直的柱形凹面,所述的凹凸透镜的出光面为一水平的柱形凸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透光狭缝由设于基座中的第一下挡板及设于上盖中的第一上挡板组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透光狭缝由设于基座中的第二下挡板及设于上盖中的第二上挡板组合形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上挡板和第二下挡板分别设于上盖和基座的出光端的侧壁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维影像条码扫描模块的LED的发光通过第一透光狭缝、凹凸透镜以及第二透光狭缝的二次限位和聚光,使得射出的识别光为一条纤细的条状光线,在照射条码时,只要条码上存在一处完整的条码序列,即可完成识别,从而大幅提高了识别的精度和成功率,提高了条码在折叠、遮盖或残损污染等情况下的识别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线路径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维影像条码扫描模块包括一基座1及一上盖2,所述的基座1上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发光二极管3,每侧发光二极管3前方设有一凹凸透镜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与凹凸透镜4之间设有第一透光狭缝5,所述的凹凸透镜4的出光面前方设有第二透光狭缝6,所述的两侧凹凸透镜4之间设有成像透镜安装位7,成像透镜后方设有成像单元电路板安装位8,由于本实施例的改进主要集中于射出光线路径上相关结构的改进,故省略图中的成像透镜和成像单元电路板。
使用时,二极管3发出可见光,光线首先经过第一透光狭缝进行限位,成为一较为扁平的光线由第一狭缝中射出,然后照射到凹凸透镜,经过凹凸透镜的聚光和调整,进一步降低射出光线的高度并增加光线宽度,最后在经过第二透光狭缝的限位,成为一维的狭长的条形光线。
由于凹凸透镜需要降低射出光线的高度并增加光线宽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凸透镜4的进光面为一垂直的柱形凹面,所述的凹凸透镜的出光面为一水平的柱形凸面。
在第一透光狭缝5的设置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透光狭缝5由设于基座中的第一下挡板9及设于上盖中的第一上挡板10组合形成。实际加工时,也可以设置一插槽安装一设有缝隙的挡板插入到该插座中,也可实现本实施例中的功能要求,考虑到配件数目和安装操作,优选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组合方式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鑫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鑫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