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鲵孵化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0193.1 | 申请日: | 2014-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兰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孵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繁殖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品幼苗孵化设施。
背景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之一,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目前,人工繁殖大鲵主要有静水孵化、流水孵化、山溪孵化等方式;这些方法不便于观察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孵化过程中人工控制难度较大;另外,传统方法还存在水体氧份不充分、孵化成功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孵化成功率高的大鲵孵化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水池、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水池的上方设有支架和进水管,悬挂在支架上的孵化蓝以及与增氧管连接的曝气头浸于水池中;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出水管轴线转动的溢流弯管构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浸在水中的孵化蓝来承载受精卵,并通过曝气头来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因此既方便了孵化过程的观察和管理,减少受精卵因粘壳而造成局部溶氧不足的缺陷,又降低了受精卵在微流水中因运动强度大而导致的畸形率,较好的解决了人工养殖大鲵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进水管2、孵化蓝3、增氧管4、曝气头5、溢流弯管6、出水管7、水池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水池8的上方设有支架1和进水管2,通过绳索悬挂在支架1上的孵化蓝3浸于该水池中,浸于水池8中的曝气头5与增氧管4连接,该曝气头的表面分布有若干微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出水管7固定在水池8底部,溢流弯管6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该溢流弯管可绕出水管7的轴线转动而实现水位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自动出锡的电烙铁
- 下一篇:一种线切割机床的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