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雨淋报警阀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0099.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阿龙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55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报警阀 外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淋水装置,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散热片逸风口自动淋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场所都安装了雨淋报警阀,现行的雨淋报警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供水系统检修停水后必须至现场重新操作雨淋报警阀,使之重新待起来,在冶金、电力、化工、交通隧道、造纸等大型防护区域,消防水源共用的场所,维护麻烦,误动作时常发生,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并且一些场所的雨淋报警阀长时间没有使用,甚至有的地方的雨淋报警阀从一开始安装就没有使用过,这样的雨淋报警阀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知道当危险真的来临时,雨淋报警阀能否迅速反应,做出出水灭火的动作,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就需要隔相应的时间对雨淋报警阀进行检修,但是雨淋报警阀不但笨重,而且密封性很好,需要完全打开才能观察到内部结构,这样就无形间加大了检修的难度。
上述问题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可视雨淋报警阀外壳结构,主要解决长时间不使用的雨淋报警阀的检修检查工作,避免要完全打开报警阀进行检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视雨淋报警阀外壳结构,包括阀体、上腔体、下腔体及雨淋端面组成。其关键在于:所述阀体与上腔体之间设置可视面,所述可视面与阀体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
为了实现报警阀门内情况的可视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可视面采用钢化玻璃面制造,透明的钢化玻璃面可以直接观察内部腔体的运行结构和待工作状况。
为了帮助钢化玻璃和上腔体之间的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钢化玻璃面与上腔体之间设计为过盈配合。
再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腔体下端面设置上外沿边,所述下腔体上端面设置下外沿边,所述上、下沿边的大小及形状一致。
更进一步地,上外沿边与下外沿边相应位置设置固定螺丝孔,利用长螺栓贯穿上、下固定螺丝孔,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所述可视面采用钢化玻璃面制造,透明的钢化玻璃面可以直接观察内部腔体的运行结构和待工作状况,当阀腔内的下压板或者空气活塞不能按计划工作时,在检视的时候就能直观地发现,并且及时维修或者更换,避免了在险情发生时雨淋报警阀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可视面与阀体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并且设置钢化玻璃面与上腔体之间为过盈配合,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视雨淋报警阀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视雨淋报警阀外壳结构,包括阀体1、上腔体4、下腔体6及雨淋端面8组成,所述阀体1与上腔体4之间设置可视面2,所述可视面2与阀体1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3。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面2为钢化玻璃面。
再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面与上腔体4之间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腔体4下端面设置上外沿边5,所述下腔体6上端面设置下外沿边9。
最后,为了实现更好地紧固,上外沿边5与下外沿边9相应位置设置固定螺丝孔,利用长螺栓7贯穿上、下固定螺丝孔,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阿龙;,未经孙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0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油箱注油限位溢流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手动快速切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