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0088.8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平;张嵘;李健伟;姚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的平板电脑壳体上安装有支架,支架可相对平板电脑壳体旋转,在支架相对于平板电脑壳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可以支撑平板电脑,使平板电脑处于站立状态,方便用户欣赏影音视频。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支架只是对平板电脑起到支撑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其支撑架功能更加多样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连接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支撑架,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能相对所述壳体旋转。
功能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功能电子元件以及与所述功能电子元件连接的触控端子,所述触控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结构或所述支撑架上。
当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旋转至与所述壳体处于预设相对位置时,所述触控端子被触发,所述功能单元的功能电子元件启动执行相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预设相对位置为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呈0度夹角,或所述预设相对位置为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呈45~180度夹角。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功能电子元件包括投影装置和/或扬声器。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弹性构件、开关构件、封闭板、扭簧。
所述壳体的后壳板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后壳板的外端面贴合,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合部。
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弹性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抵触。
开关构件,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上,并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开关构件的另一端的第二卡合部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
所述封闭板从所述第一凹槽压设在所述开关构件上,并与所述后壳板固定。
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轴套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或所述转轴固定。
其中,通过按压所述开关构件压缩所述弹性构件时,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分离,在所述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于所述壳体转动到预设角度。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凸起在所述第二通孔侧壁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压设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开关构件的一端上设有凸起入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作用力下与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抵触。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
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内的功能电子元件上连接有能够触发电子元件相应功能的触控端子,将所述触控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结构或所述支撑架上,在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旋转至与所述壳体处于预设相对位置时,所述触控端子被触发,所述电子元件的相应功能被开启,使电子设备的支撑架能够作为电子设备功能电子元件的开启开关,使电子设备的支撑架功能多样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平板电脑支撑架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电子设备的支撑架功能多样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