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8815.7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光;汤长征;张红卫;武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作市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生产玉米淀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锅炉作为湿法玉米淀粉生产企业的重要设备,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热源,以满足各种生产环节的需要,蒸汽锅炉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燃烧燃料向外提供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同时在蒸汽锅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并排放至大气,高温烟气的排放不但造成大量热能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
目前,业内开发出很多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但目前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回收低品位烟气余热时做的不够好,不能充分利用这些高温废热,同时又有腐蚀和回收病入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简单实用,在回收低品位烟气余热时做的比较好,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蒸汽锅炉的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锅炉尾部烟道、置于锅炉尾部烟道的多级空气预热器、排烟通道、设置于排烟通道上的除尘器、设置于除尘器后、与排烟通道相连通的烟囟,所述锅炉尾部烟道的尾端设置有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所述除尘器后设置烟气深度冷却器,所述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包括蒸发段、与蒸发段相连接的蒸发联箱、冷凝段、与冷凝段相连接的冷凝联箱, 所述的冷凝段设置于尾部烟道外的侧面平台上,外接风热风道,所述蒸发段设置于尾部烟道内,位于末级的空气预热器下方,所述蒸发联箱、冷凝联箱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下降管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蒸发段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夹角为324度~328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蒸发联箱、冷凝联箱设置于尾部烟道内,蒸发联箱布置于蒸发段的两侧,冷凝联箱设置在蒸发段的中间,与蒸发段分别连通。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当尾部烟道内高温烟气自上面下、依次横向掠过空气预热器和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蒸发段、排烟经排烟通道进入除尘器,经烟囟排出,锅炉烟气余热经空气预热器、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烟气深度冷却器后烟气中的余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可以回收低品位烟气余热,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蒸汽锅炉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锅炉尾部烟道1、置于锅炉尾部烟道1的多级空气预热器2、排烟通道3、设置于排烟通道3上的除尘器4、设置于除尘器4后、与排烟通道3相连通的烟囟5,所述锅炉尾部烟道1的尾端设置有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所述除尘器4后设置烟气深度冷却器6,所述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包括蒸发段7、与蒸发段7相连接的蒸发联箱8、冷凝段9、与冷凝段9相连接的冷凝联箱10, 所述的冷凝段9设置于尾部烟道1外的侧面平台上,外接风热风道11,所述蒸发段7设置于尾部烟道1内,位于末级的空气预热器2下方,所述蒸发联箱8、冷凝联箱10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下降管连接。
所述蒸发段7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夹角为324度~328度。
所述蒸发联箱8、冷凝联箱10设置于尾部烟道1内,蒸发联箱8布置于蒸发段7的两侧,冷凝联箱10设置在蒸发段7的中间,与蒸发段7分别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8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莓牛奶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低乳糖牛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