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窗体保温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8523.3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为麒;杨曲;宋迪;章炜;曹荣强;李文妍;蒋波;朱爱东;吴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E06B1/64;E06B7/16;E06B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体 保温 连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体保温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标准逐年提高,对窗体结构的保温性能要求也在逐年提高。而在窗体结构中,窗框大多较窗洞口尺寸小5cm,通过附框或角铁与墙体直接连接固定,窗框与墙体间缝隙用发泡剂或密封材料封堵;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泡和密封材料会不同程度地老化,从而降低了该处的保温性能,产生冷热桥,并发生渗水。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改变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将窗框安装由中装改为侧装,从而减少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提高窗框与墙体连接处保温和防水性能的窗体保温连接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变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将窗框安装由中装改为侧装,从而减少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提高窗框与墙体连接处保温和防水性能的窗体保温连接构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窗体保温连接构造,包括外墙体、窗框和保温墙体,所述窗框和所述保温墙体设置在所述外墙体上,所述外墙体上贯穿开设有窗洞口,在所述外墙体面向室外的外侧面上沿所述窗洞口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角铁,所述角铁由用于与所述外墙体连接的第一边和用于与所述窗框连接的第二边互相垂直成角形设置,所述第一边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墙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外墙体的外侧面之间垫设有隔热垫片,所述第一边平行所述 外墙体的外侧面并背向所述窗洞口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边垂直朝外延伸设置在所述外墙体的外侧面上,并面向所述窗洞口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窗洞口的四周边缘之间预留有用于所述窗框侧装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安装位置上预压铺设有膨胀条,所述窗框设置在所述安装位置上,所述窗框的内侧面贴合在所述膨胀条上,所述窗框的端侧面抵设在所述角铁的第二边上,所述保温墙体覆盖在所述角铁、所述窗框的外侧面以及外墙体的外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角铁和所述保温墙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防水不透气密封胶带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膨胀条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防水不透气密封胶带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水不透气密封胶带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墙体和所述保温墙体的贴合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窗框外侧面与所述保温墙体的贴合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防水不透气密封胶带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窗洞口上,另一端延伸至角铁的第二边和所述窗框端侧面的连接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采用膨胀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窗体保温连接构造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窗体保温连接构造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改变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将窗框安装由中装改为侧装,有效减少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提高窗框与外墙体各连接节点处的保温和防水性能。窗框直接安装在外墙体的外侧面上,将窗框的侧端面抵接至角铁的第二边上,所述窗框的内侧面通过膨胀条密封贴合在所述外墙体上的安装位置上,所述窗框的外侧面与所述保温墙体贴合设置,通过如上所述的各部件的巧妙配合组装,形成了一种新的窗体保温连接构造。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十分便捷,利用本实用新型巧妙的构造实现窗框固定的同时,窗框不与外墙体直接接触,减少冷热桥的生产,窗 框的大部分均被夹设在外墙体和保温墙体之间,与外界接触的热传导面积以及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也被大大的减小,气密性和保温性能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有效提高。
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外墙体外侧面上的安装位置上预压有膨胀条,一方面可为外墙体和保温墙体的热胀冷缩留出余地,不影响窗框的安装,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窗框与外墙体直接接触,提高外墙体与窗框内侧面的贴合密封性能,避免了冷热桥的产生,同时还具有气密性好,不易老化等优点。
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加设第一防水不透气胶带层和第二防水不透气胶带层,进一步有效提高窗框安装后的气密性和防渗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窗体保温连接构造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8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改性与蒸汽加热式螺旋压榨脱水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玻璃钢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