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生物质分体式导热油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7917.7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灼;杨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灼热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18;F24H9/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2216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体式 导热油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生物质燃料为能源的导热油供热装置,尤其涉及该装置为分体式,属新能源和热力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循环利用、生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生物质燃料的原料主要源于农林、木业加工废弃物,取之不尽,通过加工后通常生产出生物质颗粒或粉料,将该颗粒或粉料燃烧后转化成热能,为工业提供了取代矿物能的替代能源,不但有效缓解矿物能供应压力,同时解决了农林、木业加工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减少了CO2 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现有燃生物质的设备中,燃烧室的进气孔均设置在燃烧室的底部,即单向进风供氧,其弊端有二:其一,在烟气和供氧风的作用下,部分未及燃烧的可燃气体,被推移到燃烧室上部,而单靠底部供氧的燃烧室上部是个缺氧的环境,未及燃烧的可燃气体便随烟气被排放,降低生物质能的热效率,浪费能源;其二,随着燃烧的进行,灰烬和未燃尽的物料对进气孔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堵塞,因此一旦进气孔堵塞,炉就要停止工作清理灰烬,耽误时间。此外,由于该类生物质导热油炉没有设置风机,导致其在运转时无法使气流在燃烧室带动火焰旋转,工作效率较低。
市场上的导热油供热设备只有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循环系统,因热膨胀引发的溢油问题制造商在现场或由用户自行配制,不但体现了设计上的缺陷,还体现了服务周到、客户至上的观念也大打折扣。这样的设备不但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昂贵导热油的使用效率也不尽如人意。
本申请人提交的一体式装置,对于特定环境的特定用户,也存在一定的配置或场地占用弊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保留“一体式”先进设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燃生物质分体式导热油供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由机架A、机架B、燃烧炉、导热油加热循环单元、贮油单元组成。机架A和机架B上有对应位置的螺栓连接孔,可根据特定环境的场地要求,采用组合成一体或分体安装;燃烧炉由燃烧底座、燃烧室和连接盘组成,燃烧底座包括燃烧底座本体、进料机、鼓风机,燃烧底座本体的一端设有储灰箱,另一端设有进风箱,燃烧底座本体上部设有分别与储灰箱及进风箱连通的燃烧槽,燃烧槽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进料机设于燃烧底座本体外、穿过进风箱通往燃烧槽,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箱连通;导热油加热循环单元由导热油加热炉、导热油受热盘管、导热油循环泵、上位槽、下位槽、导热油循环管路、燃烧炉管路连接法兰、循环管路连接法兰组成,导热油受热盘管安装在导热油加热炉内,导热油受热盘管在烧炉管路连接法兰和循环管路连接法兰连接后,通过导热油循环管路与导热油循环泵、上位槽、下位槽、用热单元连接,导热油加热炉经连接盘连接在燃烧炉上方。
燃烧槽由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类“U”字形结构,底板及两个侧板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两个侧板沿着远离底板方向向上且向外扩张,其夹角为100°~130°。
进料机为双螺杆对向旋转螺旋送料机。
导热油受热盘管为螺旋塔式结构。
上位槽通过上位槽架安装在下位槽上方的机架上,上位槽安装有油位报警器、加油口,加油口中间设有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架的A B分体、AB机架对应位置的螺栓连接孔、燃烧炉管路连接法兰、循环管路连接法兰的设计,装置便可根据特定使用环境的要求,灵活的采取分体安装或组合为一体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Aa、机架A,Ab、机架B,1、燃烧底座,2、燃烧室,3、连接盘,4、导热油加热炉,5、导热油受热盘管,6、导热油循环泵,7、上位槽,8、下位槽,9、循环管路,10、用热单元, 11、燃烧底座本体,12、进料机,13、鼓风机,14、储灰箱,15、进风箱,16、燃烧槽,17、通气孔,70、上位槽架,71、油位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灼热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灼热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7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生物质电热两用导热油供热装置
- 下一篇:空气源热泵低温运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