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标准紧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7306.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杨仲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娟娟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6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准 紧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准紧固件。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先将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再对工件进行加工。通过紧固件将工件固定,由于工件的位置精度由紧固件保证,不会受到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所以工件加工精度高且稳定,进而降低废品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由于紧固件可以使工件固定牢靠,不会松动,显著的减少了辅助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样既可保证机械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又可降低对工人技术的过高要求。但是现有的紧固件在其紧固工件或者连接板时,常常会出现紧紧定螺钉松动现象,这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制作简单,配合紧密,紧固效果好,稳定性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的标准紧固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标准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上的紧固件固定座,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上的紧固板,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上的通孔,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上的螺纹孔,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上且与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定螺钉,所述紧固件本体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通孔贯穿第一固定板、紧固件固定座、紧定螺钉和第二固定板,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两端均设有螺母,所述紧定螺钉顶部设有安全螺母,所述安全螺母上设有铆钉,所述铆钉贯穿紧固板,并延伸至紧固件固定座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螺钉与紧固件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钉与紧固板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全螺母与紧固板连接处设有垫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铆钉设有四个,呈环形状设置在安全螺母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定螺钉贯穿紧固板,并延伸至紧固件固定座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标准紧固件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所设的紧定螺钉将紧固件固定座和紧固板紧固连接,同时通过在紧固件本体上配套设置的铆钉和螺柱,可防止紧定螺钉出现松动现象,以及固定紧定螺钉的安全螺母出现松动现象,采用双重固定,避免了紧固件在紧固时出现的松动现象,从而更好的对工件或者需要紧固的连接板进行紧固。其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制作简单,配合紧密,紧固效果好,稳定性高,成本低,质量可靠,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标准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标准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1,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1上的紧固件固定座2,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1上的紧固板3,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1上的通孔4,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1上的螺纹孔5,及设置在紧固件本体上1且与螺纹孔5相配合的紧定螺钉6,所述紧固件本体1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7,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8,所述通孔4贯穿第一固定板7、紧固件固定座2、紧定螺钉6和第二固定板8,所述通孔4内设有螺柱9,所述螺柱9的两端均设有螺母10,所述紧定螺钉6顶部设有安全螺母11,所述安全螺母11上设有铆钉12,所述铆钉12贯穿紧固板3,并延伸至紧固件固定座2内。
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上均设有第一螺钉13和第二螺钉14,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通过第一螺钉13与紧固件固定座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通过第二螺钉14与紧固板3连接。
所述安全螺母11与紧固板3连接处设有垫圈15。
所述铆钉12设有四个,呈环形状设置在安全螺母11上。
所述紧定螺钉6贯穿紧固板3,并延伸至紧固件固定座2内。
进一步的,通过所设的垫圈,增加被联接件的支撑面积以减小接触处的压强和避免拧紧安全螺母擦伤被联接件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娟娟,未经黄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7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