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6371.3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赵子刚;刘河疆;孙涛;王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萃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质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
背景技术
在样品总黄酮测定方法中,如核桃仁总黄酮测定,用芦丁做标准品,核桃仁用5mL70%乙醇提取,提取液加亚硝酸钠-硝酸铝溶液,然后摇匀静置6min,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获得核桃提取液约50ml,用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净化核桃提取液,可有效分离黄酮和其他色素类物质,消除本底干扰,回收率70-120%之间,若不过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则本底值过高,其他色素类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法比色。
在利用现有的6ml聚酰胺固相萃取柱进行物质分离时,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柱容小,进行实验时需要多次加液,物质分离所用操作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聚酰胺固相萃取柱柱容小,进行实验时需要多次加液,物质分离所用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包括:
萃取柱本体,为中空的圆柱体;
储液池,储液池的一端与所述萃取柱本体的一端连通;
进液管,连接在所述储液池的另一端;
出液管,连接在所述萃取柱本体的另一端;
至少两层聚酰胺粉末支撑垫,设置在萃取柱本体内;
聚酰胺粉末层,填充在萃取柱本体的内部空腔内,至少一支撑垫位于聚酰胺粉末层的一侧;至少一支撑垫位于聚酰胺粉末层的另一侧。
如上所述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进一步,所述储液池的内部空腔的直径为4~8cm,长度为5~8cm,
如上所述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进一步,进液管可与加压装置连接。
如上所述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进一步,萃取柱本体、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为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氯乙烯材质。
如上所述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进一步,萃取柱本体、进液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进一步,所述支撑垫为聚乙烯多孔筛板或硅胶多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具有储液池,储液池的一端与所述萃取柱本体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为进液管;在进行物质分离时,如果样品液体积远大于萃取柱的体积,本新型实施例中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在使用时能够将样品液添加首先添加到大体积的储液池,减少加液次数,节省操作时间。而现有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使用时样品液需要多次添加,如总黄酮测定时样品液(约50ml)本实用新型萃取柱可以1次添加(现有6ml萃取柱至少需要添加5次),实现操作时间的节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的支撑垫与聚酰胺粉末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的支撑垫与聚酰胺粉末层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萃取柱本体,2、进液管,3、出液管,4、支撑垫,5、聚酰胺粉末层,6、储液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包括:萃取柱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储液池6,内部空腔的直径为5cm,长度为6cm;储液池的一端与所述萃取柱本体的一端连通;进液管2,连接在所述储液池的另一端;出液管3,连接在所述萃取柱本体的另一端;萃取柱本体1、储液池6、进液管2和出液管3均为聚丙烯材质。且萃取柱本体、储液池、进液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
两层聚酰胺粉末支撑垫4,设置在萃取柱本体内;聚酰胺粉末层5,填充在萃取柱本体的内部空腔内,一支撑垫位于聚酰胺粉末层的一侧;一支撑垫位于聚酰胺粉末层的另一侧。两层聚酰胺粉末支撑垫防止取放聚酰胺固相萃取柱时所填充的聚酰胺粉末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6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截面平流沉淀池
- 下一篇:新型气动搅拌烃化液萃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