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光谱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6270.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君;王卫红;赵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F26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光谱干燥机。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加工中通常采用冷却液防止加工刀具的过热损伤,加工完成后工件表面会附着一层冷却液,冷却液附着在工件表面不不仅使得工件不整洁且容易造成工件表面的腐蚀。现有生产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干燥处理,传统的干燥处理设备为煤气干燥炉。传统的煤气干燥炉体积较大需要较长的生产线,热效率低,运转成本高,由于采用煤气燃烧提供热能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其加热速度慢,热能利用率低。传统的煤气加热其风速较低,干燥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光谱干燥机,其仅有一个干燥空腔,体积小,通过红外加热使得其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热效率低,运行成本低,干燥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红外光谱干燥机包括:机架、设置所述机架上的加热装置、工件输送机构。所述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装置,所述机架为两端开口的箱式容器,所述机架内部设有干燥空腔,所述工件输送机构为传送带式输送机构,工件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且两端伸出所述机架,所述工件输送机构将工件从机架一端开口送入机架,再从机架另一端开口输出;所述机架一侧自工件送入一端向工件输出一端依次设有第一加热通风口、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入口与所述第一吸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风口连通;所述机架与第一加热通风口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加热通风口相对的排气通风口、与所述第一吸风口相对的第二加热通风口,与所述第二吸风口相对的第三吸风口,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入口与所述第三吸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二加热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入口与第三吸风口之间还设有红外加热腔,所述红外加热腔设有红外加热管,所述排气通风口与烟囱连通。
上述设计中将现有的煤气干燥替换成红外干燥,其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热效率低,运行成本低,碳排放低。本设计中采用两次加热干燥和一次风冷且共用一个干燥空腔使得本设计的体积小。
作为本设计的较佳改进,所述工件输送机构两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能够方便工件在干燥过程中进入干燥空腔。
作为本设计的较佳改进,所述机架两端的开口处设有门帘。开口处的门帘能够防止干燥空气溢出,提高设备的热能利用率。
作为本设计的较佳改进,所述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均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上设有筛孔。所述筛板能够在较大风量时阻止杂物吸入风机,增强干燥效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作为本设计的较佳改进,所述干燥空腔底部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控制调节板高度,进一步调节干燥空腔的大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马达、与马达主轴连接的升降螺杆,设在调节板上且与所述升降螺杆配合的螺纹套。本设备通过调节调节板的高度来控制所述干燥空腔的大小,避免在较大干燥空间内干燥较小工件,提高设备的热能利用率,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其仅有一个干燥空腔,体积小,通过红外加热使得其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热效率低,运行成本低,干燥效果好,能够改变干燥空腔大小,提高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工件输送机构,2.第一加热通风口,3.第一风机,4.第一吸风口,5.第二吸风口,6.筛板,7.第三吸风口,8.红外加热腔,9.红外加热管,10.第二加热通风口,11.第二风机,12.排气通风口,13.导向板,14.工件,15.机架,16.烟囱,17.干燥空腔,18.马达,19.升降机构,20.升降螺杆,21.螺纹套,22.门帘,23.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6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机高温烟气道射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闪蒸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