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6090.8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怡 |
主分类号: | A45F3/18 | 分类号: | A45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水杯。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现在广泛的被人们利用起来,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可以随用随取,非常的方便,人们在进行户外旅游时,冬天往往只能喝到冷水,夏天只能喝到被太阳晒暖的水,在没有服务点的时候对水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如果可以利用太阳能直接对水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和制冷,无疑会非常的方便,但是,目前出现的太阳能水杯只有加热功能,没有制冷功能,例如中国申请专利号为 CN201220714293.6的太阳能水杯,其技术方案为:太阳能水杯的内胆和外杯在杯沿处密封,太阳能电池板固定粘贴在杯盖的顶部,电热丝固定内置于内胆的底部,且与外杯的底部相接,开关固定粘贴在外杯的底部侧边,其中太阳能电池板与开关和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其好处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加热保温的水杯,但其没有解决太阳能水杯只能加热不能制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加热又可制冷,方便使用的太阳能水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与杯盖相连,所述杯体外层设有弧形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弧形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有小型蓄电池,所述小型蓄电池连接有电热管和N型半导体,所述N型半导体通过铜线连接有P型半导体,所述电热管和N型半导体位于杯体内部,所述小型蓄电池和P型半导体位于杯体与弧形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所述杯体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铜线、电热管相连,所述杯体高为15cm—20cm。
优选的,所述弧形太阳能电池板外层设有透明玻璃壳。
优选的,所述P型半导体所对应的透明玻璃壳上设有散热器。
优选的,所述杯体底部设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架高为1m—2m。
采用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太阳能水杯,使用时,弧形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将电储存在小型蓄电池中,弧形太阳能电池板的原理是: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小型蓄电池为铅蓄电池,当需要对水加热时,将开关拨向加热档,蓄电池将电流供给给电热管,电热管内为大量电阻丝,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将水加热,当需要对水制冷时,将开关拨向制冷档,蓄电池将电流供给给N型半导体,电子从P型半导体流向N型半导体时,N型半导体结点温度降低,从而达到热电制冷效应,使杯体内的水变冰,N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P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如硼),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子,其工作原理是: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想低能级运动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热量。反之,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即表现为制冷),经过多次实验,科学家发现:P型半导体(Bi2Te3-Sb2Te3)和N型半导体(Bi2Te3-Bi2Se3)的热电势差最大,应用中能够在冷接点处表现出明显制冷效果,此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对水杯中的水进行加热而且可以对水杯中的水进行制冷,满足不同季节和人群的需要,而且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节约资源的同时可以随用随取,在户外旅行等情况下非常的方便人们的生活,弧形太阳能电池板外层设有透明玻璃壳,在不阻碍弧形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光能的同时可以对内部的原件起到保护的作用,P型半导体所对应的透明玻璃壳上设有散热器,P型半导体结端会生成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对小型蓄电池和弧形太阳能电池板造成伤害,散热器可以通过风叶的旋转将热量带出去,杯体底部设有支架,可以将杯体架高更好的利用太阳能,不需要时直接将杯体拿起,支架收起来便可,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水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水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杯盖,2—杯体,3—弧形太阳能电池板,4—小型蓄电池,5—电热管,6—N型半导体,7—铜线,8—P型半导体,9—透明玻璃壳,10—散热器,11—支架,1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怡,未经张子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6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石破碎机用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投影仪行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