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燃气热水锅炉及其水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5052.0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胜;龚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胜;龚希波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燃气 热水锅炉 及其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锅炉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油燃气热水锅炉及其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区域性供热发展迅猛,热水锅炉的容量也随之逐渐增大,对于容量较大的承压热水锅炉而言,爆管是多发性事故,爆管通常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炉膛水冷壁的爆管更是如此,由于水冷壁是设置在炉膛周围的,因而水冷壁的爆管有可能导致锅炉减水甚至灭火,若在锅炉减水时锅炉的自动保护措施不够,或者操作不当将有可能导致锅炉爆炸事故的发生。
导致锅炉爆管的原因较多,其中水循环不良是目前承压热水锅炉出现爆管事故较为常见的原因,锅炉水循环不良主要表现为水流流速较低。目前市场上通行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的炉膛水冷壁通常与下锅筒连通,炉膛水冷壁中的水流循环过程为:锅炉给水由上锅筒经过对流管束进入下锅筒,再由下锅筒进入到炉膛水冷壁与炉膛换热,受热后的水流将沿着炉膛水冷壁管路上升回到上锅筒中,然后从上锅筒通过对流管束再进入到下锅筒内进行下一循环。
由此可见,对流管束实际上充当了炉膛水冷壁的下降管,而对流管束中的水在下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被烟气加热,这就导致了自然循环的重度差形成的压头较低,水流的自然循环速率下降;同时,由于对流管束兼作对流换热时水流的上升通道和炉膛水冷壁的下降管,因而两套水系统共用对流管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对流管束区和炉膛水冷壁非常容易发生“抢水”现象,这会降低炉膛水冷壁内的水流量,从而导致炉膛水冷壁中的水流速降低,低速的水流不仅无法及时带走炉膛传递给管壁的大量的辐射热,同时还会造成水中的悬浮物附着在管壁上结垢,导致传热恶化,且水循环摩擦阻力增大,水流速度进一步降低,最终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
因此,如何能够改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中炉膛水冷壁的水循环状况,以便保证炉膛水冷壁中的最低安全水速,避免爆管事故的发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燃油燃气热水锅炉的水冷系统,以便能够改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中炉膛水冷壁的水循环状况,从而保证炉膛水冷壁的水流速度,避免爆管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水冷系统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的水冷系统包括炉膛水冷系统和对流水冷系统,其中所述炉膛水冷系统包括分别位于炉膛两侧的侧面水冷壁,所述对流水冷系统包括对流管束、上锅筒和下锅筒,并且所述侧面水冷壁中的水管上端均与所述上锅筒连通,所述炉膛水冷系统还包括:
沿炉膛深度方向布置在炉底的下集箱,且所述侧面水冷壁中的水管下端均与所述下集箱连通;
一端与所述上锅筒前端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集箱前端顶部连通,且位于炉膛外的前下降管;
一端与所述上锅筒后端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集箱后端顶部连通,且位于炉膛外的后下降管。
优选的,所述侧面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
优选的,每一组所述侧面水冷壁沿炉膛的深度方向上均由多段水冷壁单元构成,且相邻两段所述水冷壁单元通过膨胀节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下降管与所述后下降管的直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炉膛外的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上锅筒和所述下集箱分别位于炉膛的两侧,且其中一组所述侧面水冷壁与所述上锅筒所在的炉膛侧面以及炉膛的底面贴合,另外一组所述侧面水冷壁与所述下集箱所在的炉膛侧面以及炉膛的顶部贴合。
优选的,还包一端与所述下集箱连通,且折向所述炉膛内部的后部水冷管,所述后部水冷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锅筒相连且所述后部水冷管封闭炉膛后墙构成后水冷壁。
优选的,所述后水冷壁中的后部水冷管弯折形成折线渐变状烟气导流部。
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燃油燃气热水锅炉,包括水冷系统,并且所述水冷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的水冷系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油燃气热水锅炉的水冷系统,包括炉膛水冷系统和对流水冷系统,其中对流水冷系统包括上锅筒、下锅筒和连通两者的对流管束,而炉膛水冷系统包括位于炉膛两侧的侧面水冷壁、沿炉膛深度方向布置在炉底的下集箱、前下降管和后下降管,其中位于炉膛两侧的两组侧面水冷壁上端均与上锅筒连通,下端均与下集箱连通,前下降管的上端与上锅筒的前端底部连通,下端与下集箱的前端顶部连通,后下降管的上端与上锅筒的后端底部连通,下端与下集箱的后端顶部连通,并且前、后下降管均位于炉膛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胜;龚希波,未经张文胜;龚希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5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家用太阳能供热供电系统
- 下一篇:热水器及其内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