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升降单元出厂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15049.9 | 申请日: | 2014-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7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敏;徐炎科;李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天时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张欣棠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钻井平台 升降 单元 出厂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传动装置的出厂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真实使用负载的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应用于浅海区石油钻探的主要设备,一般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三个或四个桩腿及一个作业平台构成;平台上装载钻井机械、动力、器材、居住等设备。钻井时应用平台升降传动装置将平台沿桩脚升离海平面至一定的高度开始钻井作业;一处钻井完成后首先应用平台升降装置把平台降至水面使平台飘浮,然后升起桩腿,用拖轮把钻井平台拖移到新的井位,之后降下桩腿、升起平台开始新一轮的作业。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单元是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的关键和核心部件。根据平台总重或桩腿数量的不同,每条平台安装36-72套不等的同规格升降单元。一般情况下平台升降单元为3层布置,理想状态下平台总重由所有升降单元均分,但实际每套升降单元受力不尽相同,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爬升齿轮啮合位置不同、每台电机性能的差别、外部载荷的微小变化、环境载荷的影响等等。
自升式钻井平台传动装置在出厂投入使用前,为了保证升降单元的安全可靠,需要对出厂的装置进行检测,以了解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出厂试验主要是对每台升降单元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并提供详细的出厂试验报告。其中基本性能包含:升降单元内部清洁度、负载试验、传动效率测试、温升测试、噪音测试、振动测试等。其中负载试验和传动效率测试均需在的试验台架上进行,而目前没有检测自升式钻井平台传动装置的试验台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难题,提供一种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升降单元出厂试验装置,其可以对自升式钻井平台传动装置进行出厂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结构实现的,其包括:台架,台架上连接负载提供单元,台架上有供连接待测升降单元的工位,所述负载提供单元包括:涡流制动器,涡流制动器连接负载端传动装置;负载端传动装置包括:平行轴齿轮减速箱,平行轴齿轮减速箱连接行星齿轮箱,行星齿轮箱连接爬升齿轮;负载端传动装置的平行轴齿轮减速箱与涡流制动器间串接转矩转速传感器。
所述转矩转速传感器连接转矩转速测量仪。
所述转矩转速测量仪连接控制器。
所述转矩转速测量仪连接控制器。
所述待测升降单元上连接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连接控制器。
所述待测升降单元通过连接器连接负载提供单元,连接器包括两端各1个内七齿套,中间为连接筒,连接筒分别连接两端的内七齿套。
所述台架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架,一侧的固定架连接待测升降单元,另一侧的固定架设有负载提供单元的工位。
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涡流制动器连接手动电流控制器或电控电流控制器,转矩转速传感器为磁电式转矩转速传感器、应变式转矩转速传感器或电容式转矩转速传感器。
所述电控电流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在负载提供单元的转矩输入处连接涡流制动器,控制器根据负载端平行轴齿轮减速箱与涡流制动器间串接的转矩转速传感器提供的数据,从而控制涡流制动器电流,来调整负载提供单元所提供的阻力,进而为待测升降单元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台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包括:台架1,台架1上连接负载提供单元2,台架1上有供连接待测升降单元3的工位,所述负载提供单元2包括:涡流制动器7,涡流制动器7连接负载端传动装置6;负载端传动装置6包括:平行轴齿轮减速箱,平行轴齿轮减速箱连接行星齿轮箱,行星齿轮箱连接爬升齿轮;负载端传动装置6的平行轴齿轮减速箱与涡流制动器间串接转矩转速传感器4。转矩转速传感器4为磁电式转矩转速传感器。涡流制动器的控制端连接手动电流控制器。
图3和图4所示台架1包括:底座9,底座9两侧分别连接固定架10,一侧的固定架10连接负载提供单元2,另一侧的固定架10设有连接待测升降单元3的工位,在试验前需将待测升降单元3通过螺栓连接在其工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天时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天时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5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