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4435.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洪其渊;林顺芝;陈国华;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红富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4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动力混合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属于一种设置在N25浓密机进料中心筒上的一种无动力混合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正浮选装置在完成浮选后,尾矿料浆进入收集槽,然后用泵泵入聚丙烯酰胺(PAM)加入槽,在强力搅拌下将聚丙烯酰胺(PAM)与尾矿料浆混合均匀,然后再经溜槽送入浓密机中心筒进行浓缩分离。
现有技术的方法若达到将聚丙烯酰胺(PAM)与尾矿料浆充分混合,需要增加搅拌机、动力设备等大型设施,这就造成了投资增大,且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更重要的现有技术的方法要求浮选机与浓密机之间有较大的高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N25浓密机进料中心筒上的一种无动力混合装置。该结构能够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在无需增加大型搅拌设备的前提下,达到聚丙烯酰胺(PAM)与尾矿料浆充分混合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动力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的U型槽,在U型槽内中部设置有挡板;挡板通过支架A固定在U型槽内壁上;在挡板的上游设置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通过支架B固定在U型槽内壁上;所述的混料装置为一四方形结构,混料装置上顶面设置有入口,入口垂直深入混料装置的中部形成入口管道;混料装置朝向挡板的一面开设有出口;入口管道与出口之间通过喇叭型的出口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型槽的长度设置为15±1m,坡度系数设置为5%,深度与宽度均设置为0.5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设置在距离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4-5m处的U型槽内中部;所述的混料装置设置在距离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4.5-5.8m处的U型槽内,挡板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的宽度设置为0.2m;挡板的底部为U型,与U型槽底部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料装置的入口的直径为25mm;出口的直径为50mm;混料装置的底部为U型,与U型槽底部接触连接;混料装置端头设置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投资省:本装置结构简易,自身无运转部件及传动装置,设备投资低。2)运行成本低:无动力消耗,充分利用流体张力,节约能源,减少了电力消耗,使运行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1);U型槽(2);挡板(3);支架A(4);混料装置(5);支架B(6);入口(7);入口管道(8);出口(9);出口管道(10);吸入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无动力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1的U型槽2,在U型槽内中部设置有挡板3;挡板3通过支架A 4固定在U型槽内壁上;在挡板3的上游设置有混料装置5;混料装置5通过支架B 6固定在U型槽内壁上;所述的混料装置5为一四方形结构,混料装置5上顶面设置有入口7,入口7垂直深入混料装置5的中部形成入口管道8;混料装置5朝向挡板3的一面开设有出口9;入口管道8与出口9之间通过喇叭型的出口管道10连接。入口7处连接有吸入管11,吸入管11直接插入到聚丙烯酰胺(PAM)桶。工作时,尾矿料浆在U型槽内流动,当流经混料装置5时,会使出口管道10的出口9形成负压,最终将聚丙烯酰胺(PAM)由入口管道8吸入混料装置5,然后通过混料装置5下游的挡板3将聚丙烯酰胺(PAM)与尾矿料浆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型槽2的长度设置为15±1m,坡度系数设置为5%,深度与宽度均设置为0.5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3设置在距离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1的4-5m处的U型槽内中部;所述的混料装置5设置在距离浓密机进料中心筒端口1的4.5-5.8m处的U型槽内,挡板3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3的宽度设置为0.2m;挡板的底部为U型,与U型槽2底部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料装置5的入口7的直径为25mm;出口9的直径为50mm;混料装置5的底部为U型,与U型槽2底部接触连接;混料装置5端头设置为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红富化肥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红富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4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