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4266.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涛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胡燕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两端 紧密 接合 加压 髓内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固定用的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长管骨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髓内针、钢板、外固定架等固定术,在髓内钉固定术中,普遍的髓内针设有近、远端径向的锁钉通孔,在使用时,将髓内针置入髓腔内,然后在健康的长管骨皮质上对应髓内针的锁钉通孔位置处打上相应的通孔,使锁钉可以穿过长管骨皮质和髓内针近、远端锁孔,达到锁固的作用。使用这种髓内针,需要近、远端两端的锁钉连接固定,安装时将髓内针置入到髓腔内后再钻孔,无法很好的在长管骨皮质近、远端处找准对应髓内针锁钉通孔的位置 ,这样会造成锁钉难以穿过长管骨皮质和锁孔,同时在健康的长管骨皮质处钻孔,也给病人带来了新的创伤和疼痛;另外,由于锁钉通孔之间的位置已经确定,且锁钉通孔为径向布置,在安装锁钉过程中,不能产生轴向相对挤压力,骨折处两端难以达到紧密接合的目的,当锁钉穿过锁钉通孔实现髓内针锁固后,因骨折处两端的非紧密结合使得骨折端的愈合延迟或不愈合,严重时术后还需要取出一端锁钉以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也出现了一种髓内针,如在2000年5月30日申请,2001年4月11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426343Y公开了一种经髓内到皮质外自锁加压髓内针。该髓内针包括髓内针体和内锁针,髓内针体置入到长管骨的髓腔内,再将内锁针穿入髓内针体并使内锁针尖端部位沿内锁针孔变形穿出相应的内锁针孔固定到长管骨上。在固定骨折的长管骨过程中,髓内针体的一端作用在位于骨折处一端的长管骨上,在利用内锁针固定长管骨时,内锁针尖端对位于骨折处另一端的长管骨具有向前的作用力,这样,对于长管骨来说,容易在骨折处形成相反的作用力,骨折处两端难以达到紧密接合的目的,使得骨折的愈合受限,恢复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便,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体,髓内钉体的近端设有防旋凸起;在髓内钉体内活动的设有芯体,芯体的截面为非圆形,在芯体上位于髓内钉体内铰接有内锁针,髓内钉体设有供内锁针穿过的斜孔,斜孔自内向外向上倾斜;在髓内钉体的一端设有与芯体连接的让芯体轴向运动的轴向驱动装置。
安装使用时通过防旋凸起来使髓内钉与骨折处近端固定,再通过轴向驱动装置来实现髓内钉体内的芯体向髓内钉体近端方向移动,使内锁针穿过髓内钉体的斜孔进入到骨折处另一端的骨髓腔内固定,在骨折两端形成两个相向的作用力,对骨折端起到加压的作用,从而使骨折处两端能紧密的接合。髓内钉取出时,反序操作,利用驱动装置将内锁针收回髓内钉体内,用外力将髓内钉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轴向驱动装置可以为螺纹驱动件,螺纹驱动件包括内螺纹套及连接在内螺纹套上端的抵挡部,在芯体的近端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套与芯体的外螺纹部分相啮合,抵挡部抵挡在髓内钉体的上端面上;采用这种结构的轴向驱动装置可以使得操作芯体的移动更加方便,同时抵挡部对髓内钉体的作用使骨折处两端能更紧密的接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锁针可以分别安装在芯体远端部的左侧、右侧和后侧,采用这种方式安装内锁针,可以使髓内钉起到好的防旋固定效果,同时安装在后侧的内锁针是为了防止当髓内钉置入到关节部位骨折处时,因关节部位的活动而造成内锁针刺出皮肤的事故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锁针安装位置可以沿芯体轴向等距错位分布,可以使髓内钉起到好的防旋加压固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旋凸起可以设置在髓内钉体近端部外缘的左侧、右侧和前侧,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在前侧的防旋凸起,可以在安装髓内钉时便于观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抵挡部的上端面上可以设有内六角盲孔,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去旋转内螺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内锁针可以为圆弧型,弯曲方向朝上,同时斜孔呈圆弧型,这样当芯体移动时,内锁针产生沿髓内钉轴向方向的力更大,可以使骨折处两端更紧密的接合在一起,同时钉套的斜孔为圆弧型,内锁针穿过该圆弧斜孔时,内锁针与斜孔更加贴合,减少了芯体的晃动,起到更好的防旋固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芯体与内锁针之间设有扭簧,这样当芯体移动时,内锁针可以更顺利的穿过斜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涛,未经杨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4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