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的轻质屋顶绿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4252.4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乔伟;施竞鸣;傅海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4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屋顶 绿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的屋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顶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泛指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营造园林景观的一种空间绿化美化形式。一般形式为将绿化及其基层土壤、防水保温层等,用层层铺叠方法直接铺设在屋顶上。将其作为屋面存在以下局限:1 )对建筑结构承载力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大量既有建筑;2)对防水保温构造要求较高,否则易引起屋面破坏导致漏水;4)施工作业流程复杂,周期较长,绿化维护翻新难度较高。5)一般实施于平屋面上,坡屋面实施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常见屋顶绿化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的轻质屋顶绿化系统,能灵活应用于各类建筑屋面,不影响原有建筑的防水保温,同时,施工安装简单易行。
本方案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的轻质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纵横两个方向的金属构件连接形成矩形格架单元,利用金属立柱将所述格架单元固定于屋面上,所述格架单元空间内搁置成品盆栽式种植盒,所述种植盒内放置轻质种植土和绿化植物,在所述种植盒内预留滴灌孔洞,滴灌主管设置在所述格架单元下方敷设,再将滴灌毛管与所述滴灌孔洞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为解决绿化的成活率及日常维护需要,采取滴灌系统对植物进行日常浇水、施肥等维护。金属立柱与屋面连接,是整个体系中的主要受力构件,金属立柱与屋面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方式连接,比如螺栓连接、预埋件连接等。
所述格架单元由立柱支撑,作为成品盆栽式种植盒的承载体和滴灌管网的固定端。滴灌主管可以采用绑扎形式固定在格架单元下方。成品盆栽式种植盒可通过角部四个螺栓锚固点固定在格架单元上或采用其它现有固定方式固定。上述方案中,格架单元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屋面造型与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格架单元和金属立柱可由方通或其他任何形式的金属构件构成。
本方案中,成品盆栽式种植盒内可分为数个小分格。作为优选,每个小分格中装有厚80mm至120mm的轻质种植土,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植物及屋面的承载力确定其它厚度的轻质种植土。成品盆栽式种植盒内的植物,可在苗圃内进行预栽培,此方式有利于轻质屋顶绿化系统的苗圃化培育、现场快速安装以及日常更换维护等。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绿化植物依托格架单元形成整体屋顶绿化,重量较小,一般,每平方米总重量仅20KG左右,远小于设计规范对屋面的活荷载200KG,因此对建筑物的结构承载力要求小,可灵活应用于各类新建建筑的屋面,并在既有建筑的改造中能大面积实施,改善城市的景观及环境。屋顶绿化与原有屋顶脱离,不会影响原有建筑的防水保温,同时形成的空气层及绿化覆盖有利于屋面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构件均可提前预制,在现场直接安装,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格架单元结合滴灌管网,共同构成一种可维护、可灵活拆装的轻质屋顶绿化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格架单元1分别由方通构成,在下的金属立柱3为主要结构支撑。利用格架单元空间搁置成品盆栽式种植盒6,内有绿色植物4和轻质种植土5。成品盆栽式种植盒可通过角部四个螺栓锚固点固定在格架单元1上。图中仅为一种示意,实际工程中也可采取其它方式固定。
滴灌主管2和滴管毛管7隐藏于格架单元1之下,因滴管系统属于现成成熟技术,不属于本次的专利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4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支持技术
- 下一篇:电池监控系统及识别信息设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