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灌带旁通套环卡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2314.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费聪;樊华;李阳阳;张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F16L21/06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朱永慧 |
地址: | 832000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旁通 套环卡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带旁通套环卡紧装置,用于将滴灌带套紧在旁通接头上。属于农业田间滴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滴灌技术成为新疆许多农作物的灌溉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滴管器材的使用也由原来的三通变为旁通,由三通的螺丝拧口变为现在的环状套紧装置,即套环,套环一般情况下与滴灌管连接在一起,滴灌管通过套环连接于旁通接头上,但是通过套环将滴灌带套紧在旁通接头上固定的时候存在费时、费力,存在手工操作时手容易受伤的弊端,而且手工操作所套紧的滴灌带容易被水流冲开。如果能够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操作工具来实现卡紧套环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会为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可靠性高且经济实用的滴灌带旁通套环卡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灌带旁通套环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环1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在一起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前部为套环卡口4,后部为滴灌管通孔5,环状体前部的套环卡口4为大圆孔,环状体后部的滴灌管通孔5为小圆孔,铰接机构包含两部分,前部分为设于套环卡口4部位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设有扭簧3,另一部分为设于滴灌管通孔5部位的咬合在一起的齿部件2构成。
作为改进,所述环状体前部的套环卡口4为锥状圆孔,这样可以与套环的形状相近,在套紧时更贴合,便于用力。
使用时,用手将本实用新型套合在滴灌管及套环上,将套环套紧在旁通接头上,利用本实用新型套接时,省时省力,比起不用本实用新型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连接多个接头时,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的一种工具,可以在套紧滴灌带的过程中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将其套得更牢固,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主滴灌管、旁通接头、套环滴灌管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1为半环,2为齿部件,3为扭簧,4为套环卡口,5为滴灌管通孔,6为滴灌带,7为套环,8为旁通接头,9为主滴灌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滴灌带旁通套环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环1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在一起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前部为套环卡口4,后部为滴灌管通孔5,环状体前部的套环卡口4为大圆孔,环状体后部的滴灌管通孔5为小圆孔,铰接机构包含两部分,前部分为设于套环卡口4部位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设有扭簧3,另一部分为设于滴灌管通孔5部位的咬合在一起的齿部件2构成。使用时,用手将本实用新型套合在滴灌管及套环上,将套环套紧在旁通接头上,利用本实用新型套接时,省时省力,比起不用本实用新型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连接大量接头时,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其不同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体前部的套环卡口4为锥状圆孔。这样可以与套环的形状相近,在套紧时更贴合,便于使用更小的力利于套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2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