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1873.7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亭;刘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0 | 分类号: | H02P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电压 极性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路涉及无刷直流电机控制领域,是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是伴随着高频电力电子器件及PWM斩波技术而迅速成熟起来的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电动机,无刷直流电机以电子换向器代替机械换向器,具有有刷直流电机和无接触式交流电机各自的优点,在军民用领域快速机电动作系统(EMA)中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根据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电机只能工作在正电压时段,需要对总体供电进行转换,同时又要给出电机正反转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相对复杂,而且控制难度大,操作不方便。现有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不够好,工作效率较低,系统适应性较差。
中国专利ZL201210443478.2公开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器的电流来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无刷直流电机在启动、制动、过载或堵转时控制器的电流,在调速过程中,控制系统保证起动、制动时电机能获得允许的最大电流,又不超过元器件的电流定额,电机只能工作在正电压时段,且控制电路极为复杂,控制难度大,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控制电路,该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控制电路通过桥式整流电路解决了电机只能工作在正电压时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D5,电阻R1,三极管Q1,所述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a端、c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b端与电机控制电路的VCC端连接,d端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c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机控制电路的F/R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1~D4均为RB551V-30型开关二极管。
所述Q1为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路可实现无刷直流电机正负电压时段均能正常工作;即当供电在0~+10V电压时,实现电机运转的同时,通过功能电路给出电机正转高电平信号;当供电在0~-10V电压时,通过整流桥电路将电机及控制器供电的负电压转换成正电压供电,同时由功能电路给出电机反转低电平信号,从而实现了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正反转控制的要求;该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效率高和控制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压无极性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D5,电阻R1,三极管Q1,所述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a端、c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b端与电机控制电路的VCC端连接,d端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c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机控制电路的F/R端连接。
所述D1~D4均为RB551V-30型开关二极管。RB551V-30型低电压、低消耗的开关二极管,单只二极管的管压降消耗仅为0.35V,正向电流可达1A,电压可达20V。
所述Q1为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实际工作过程中,当J1端的电压为+10V,J2端为GND时,电压信号通过桥式整流电路的D1二极管流出,经D4二极管流回,满足系统0到10V,电流小于0.1A的工作需求;当J1端的电压为为-10V,J2端为GND时,电压信号通过桥式整流电路的D3二极管流出,经D2二极管流回;达到了保证VCC端与GND端电压差始终为正电压的需求,同时通过D5二极管、R1电阻和Q1开关管组成的电路给电机传送正反转控制信号,即当J1端的电压为+10V时,D5二极管不导通,Q1三极管的基极不开通,F/R端相对于悬浮地为高电平;反之当J1端的电压为-10V时,D5二极管导通,Q1三极管的基极开通,F/R端输出为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1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调速电动机控制装置安装机构
- 下一篇:防爆真空电磁起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