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942.2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锋;钱金红;朱劲松;刘小江;朱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0 新型 量化 汽车 板簧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座,特别涉及一种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轻量化也广泛应用到载重汽车领域,在提高操控性的同时还能有出色的节油减排表现。汽车的油耗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排量和汽车的总质量,在保持汽车整体品质、性能不变甚至优化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量、提升使用安全性。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行驶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若车桥、变速器等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在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减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降耗减排量、安全可靠性等都大有裨益。
现有技术中的50T牵引挂车的支架板簧座涉及结构复杂,其中心圆周上背部采用了多块筋板辅助加强以满足板簧座刚强度的性能要求。但是采用这样的结构,为了满足板簧座刚强度的性能要求,需要使用到多块加强筋板,材料成本比较高,同时也增加了板簧座的重量,因此研究出一种轻量化的板簧座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成本低的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中心圆及加强筋板;
所述中心圆内具有一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第四阶梯部、第五阶梯部及第六阶梯部,且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四阶梯部及第三阶梯部的口径逐渐减小,第二阶梯部与第六阶梯部口径相同,第三阶梯部与第五阶梯部口径相同,在中心圆的背部具有一加强筋板,并且加强筋板与中心圆的轴线相互垂直,在中心圆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箍形安装座,在箍形安装座上均具有一加强筋A;
所述加强筋板包括一筋板主体,所述筋板主体的下面为竖直面,上面为圆弧面,并且该筋板主体为空心结构,筋板主体呈拱背圆弧状,在筋板主体上具有数根加强筋B,对称分布在筋板主体的两侧,所述加强筋B沿着筋板主体的拱背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梯部的口径为190mm,第二阶梯部的口径为180mm,第三阶梯部的口径为140mm,第四阶梯部呈凹形状,且其口径小的一段的口径为130mm,口径大的一段的口径为150mm,第五阶梯部的口径为140mm,第六阶梯部的口径为180mm。
进一步的,所述筋板主体圆弧面的厚度为20mm,竖直面的厚度为15mm,筋板主体的水平长度为515mm,筋板主体的宽度为100mm,筋板主体的背面与中心圆之间为圆弧过渡,其R半圆为55mm。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B一共有四个,加强筋B的厚度为10mm,宽度为20mm,位于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加强筋B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筋板设计为拱背圆弧凹凸形状,提高了刚强度;将板簧座的长方形底座改进设计为带加强筋箍形状,加强了结构支撑强度;在各项力学使用性能指标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整体产品结构涉及减重15.5kg(原为43.9kg,现为28.4kg),减重率达35.3%,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通过对板簧座壳体的外轮廓以及壳体内空腔的形状及尺寸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能满足壳体本身的性能,减轻了板簧座的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支承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50T新型轻量化汽车板簧座包括中心圆3及加强筋板。
在中心圆3内具有一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7、第二阶梯部8、第三阶梯部9、第四阶梯部10、第五阶梯部11及第六阶梯部12,且第一阶梯部7、第二阶梯部8、第四阶梯部10及第三阶梯部9的口径逐渐减小,第二阶梯部8与第六阶梯部12口径相同,第三阶梯部9与第五阶梯部11口径相同,在中心圆3的背部具有一加强筋板,并且加强筋板与中心圆3的轴线相互垂直,在中心圆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弧形安装座6,在弧形安装座6上均具有一加强筋A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网络单元集中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标签设置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