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驱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328.6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袁瑞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森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驱动 变频 多联式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居多个房间中和办公环境中使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基本都是使用电网供电,对电网负荷较大,而且也很耗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空调器中,取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并使空调器形成多联式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以及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光伏系统,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和并网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并网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并网逆变器分别与电网电源和所述室外机及室内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组、镍氢电池组、镍镉电池组、铅酸电池组或燃料电池组。
进一步,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为普通变频多联制冷系统或者为可同时制冷制热变频多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为整个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提供能源。本实用新型在节能环保的同时也能实现家居多个房间和办公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氧含量进行控制,对人们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的空气温度、湿度、氧含量、空气洁净度进行全方位调节,并能实现恒温除湿、恒温加湿的功能,还能实现反向溃入电网,进行并网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中:1为太阳能电池板、2为太阳能控制器、3为蓄电池、4为逆变器、5为室外机、6为室内机、7为新风机、8为电网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驱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太阳能光伏驱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器由太阳能光伏驱动的电气系统提供电力支持,太阳能光伏驱动的电气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控制器2、蓄电池3、并网逆变器4(直流电交流电转换)。太阳能电池板1与太阳能控制器2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一端连接并网逆变器4,另一端连接蓄电池3,并网逆变器4另两端分别与电网电源8和空调系统室外机5及室内机6连接。室内机6还可连接恒氧新风机7,使空调系统实现环境中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的状态。
蓄电池3可以是锂电池组、镍氢电池组、镍镉电池组、铅酸电池组或燃料电池。
室外机系统可以是普通变频多联制冷系统,也可以是可同时制冷制热变频多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电池板1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能,送到太阳能控制器2,太阳能控制器2将电能送到并网逆变器4,并网逆变器4工作,将从太阳能电池板1转化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把电能送到室外机5及室内机6,使整个空调系统工作。
太阳能电池板电量富余时:太阳能电池板1转化的电能除了供给空调系统工作外还有富余,一部分富余的电能经过太阳能控制器2送入蓄电池3储存,蓄电池3起到贮能的作用;另一部分富余的电能通过并网逆变器4反向溃入电网电源8,供其他电器使用,实现并网发电。
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工作时:在夜间或阴雨天时,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工作,若此时空调系统需要工作,蓄电池3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通过太阳能控制器2送到并网逆变器4,并网逆变器4工作,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把电能送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5及室内机6,如果这时电能仍不足,电网的电能会通过并网逆变器4无缝切入,保证整个变频多联式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空调系统正常工作。
太阳能电池板电量不足时:电网的电能会通过并网逆变器4切入,维持整个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森空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森空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