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检钳的剪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149.2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9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何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鹏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剪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切机构,尤其是一种活检钳的剪切机构。
背景技术
活检钳在取某人体病变组织样品时,通常是以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啮合,成一直线后剪切而成。但在实际临床应用时,由于活检钳的操作手柄在体外,且离上钳头和下钳头的距离较远,容易导致这样一个问题:难以准确控制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动作,使得取样变得困难,费时又费力,同时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力好,取样便捷的活检钳的剪切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检钳的剪切机构,包括钳头架,在钳头架上铰接有上钳头和下钳头,钳头架尾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上下对称开设有上孔和下孔,穿过上孔的第一钢丝圈绳一端与下钳头的钳炳孔相连,第一钢丝圈绳另一端与连接扣相连,穿过下孔的第二钢丝圈绳一端与上钳头的钳炳孔相连,第二钢丝圈绳另一端与连接扣相连,连接扣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套筒的套筒面孔并与控制手柄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要调节控制手柄的转向及前后伸缩距离,即可控制上、下钳头的转向及敞开、闭合,控制力好,取样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钳头敞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钳头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中:钳头架1、上钳头21、上钳头钳炳孔211、下钳头22、下钳头钳炳孔221、套筒3、上孔31、下孔32、套筒面孔33、第一钢丝圈绳41、第二钢丝圈绳42、连接扣5、钢丝绳6、控制手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活检钳的剪切机构,包括钳头架1,在钳头架1上铰接有上钳头21和下钳头22,钳头架1尾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套筒3上下对称开设有上孔31和下孔32,穿过上孔31的第一钢丝圈绳41一端与下钳头22的钳炳孔221相连,第一钢丝圈绳41另一端与连接扣5相连,穿过下孔32的第二钢丝圈绳42一端与上钳头21的钳炳孔211相连,第二钢丝圈绳42另一端与连接扣5相连,连接扣5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6,钢丝绳6穿过套筒3的套筒面孔33并与控制手柄7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取样时,先由控制手柄7控制钢丝绳6往前运动,继而带动连接扣5也随之往前运动,从而由第一钢丝圈绳41和第二钢丝圈绳42迫使下钳头22和上钳头21敞开,待取样目标位置确定后,向后拉动控制手柄7即可。另外,若需调整上钳头21和下钳头22的转向时,只要相应地调整控制手柄7的转向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鹏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鹏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