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956.0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耐轴承有限公司;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圆锥 滚子 轴承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涉及圆锥滚子轴承,更确切的说是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属于分离型轴承,轴承的内、外圈均具有锥形滚道;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大端面与内圈大挡边之间是滑动接触摩擦,相对于滚动摩擦需要更充分的润滑。圆锥滚子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保持架的原因,其内部的润滑油容易流出,从而导致润滑不充分,由于润滑不良会导致滚子与大挡边在运转过程中产生高温,当热平衡被破坏之后温度会越来越高,最终导致轴承粘连卡死失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的发明人王博对此进行了改进,并于2011年11月申报了中国专利《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授权公告号为:CN 202326740 U,申请号为:201120470321.X),其主要结构为:包括有圆锥形框状主体,圆锥形框状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锥型窗孔,在圆锥形框状主体的大端口上设置有一缩口卷边,缩口卷边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开槽。实现了阻挡润滑油流走和存储润滑油的双重功能,从而保证了圆锥滚子轴承滚子大端面与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大挡边滑动接触部位的充分润滑。虽然有利于阻止润滑油的流失,但其流失仍然存在,在一定时间使用后,仍然存在润滑不可靠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润滑油供应量,可改善轴承内部润滑的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包括有圆锥形框状主体,圆锥形框状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锥型窗孔,所述圆锥形框状主体的小端设有向内侧翻转的环形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翻边上设有沿着圆周方向分布的泵油孔,所述泵油孔为环形翻边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环形翻边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运转时由于泵吸现象会从泵油口泵入更多的润滑油到轴承内部,从而提高轴承内部的润滑油供应量,从而提高轴承内部润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油孔的径向内边壁和径向外边壁与所述环形翻边径向边壁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泵油孔分布在同一圆周轨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翻边径向内外端壁厚均匀,保证轴承保持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油孔圆周方向上两端壁为朝外凸起的圆弧壁,所述泵油孔的径向内边壁和径向外边壁经圆弧壁平滑过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泵油孔对润滑油流动阻力,使得润滑油从泵油孔进入顺畅,从而提高润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油孔等间隔均匀分布在环形翻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得泵油均匀,而且使得翻边的强度均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新型圆锥滚子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轴向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包括有圆锥形框状主体1,圆锥形框状主体1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锥型窗孔2,所述圆锥形框状主体1的小端设有向内侧翻转的环形翻边12,所述环形翻边12上设有沿着圆周方向分布的泵油孔13,各泵油孔13呈等间隔的均匀分布在环形翻边12上;所述泵油孔13为环形翻边12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环形翻边12的通孔。
为保证翻边的内外端厚度均匀,保证其强度均匀,所述泵油孔13的径向内边壁131和径向外边壁132与所述环形翻边12径向边壁平行设置,且各所述泵油孔13分布在同一圆周轨迹3上。当然进油孔可以采用圆形、矩形等孔,但均不能保证各泵油孔与环形翻边径向边壁厚度相等以及保持架的小端内外端厚度均匀,强度均匀。
为减小进油孔边部对润滑油流动的阻力,所述泵油孔13圆周方向上两端壁133为朝外凸起的圆弧壁,所述泵油孔13的径向内边壁131和径向外边壁132经圆弧壁平滑过渡连接。该结构设计下减少泵油孔对润滑油流动阻力,使得润滑油从泵油孔进入顺畅,从而提高润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利用轴承运转时泵吸现象,从泵油口泵入更多的润滑油到轴承内部,从而提高轴承内部的润滑油供应量,从而提高轴承内部润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耐轴承有限公司;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耐轴承有限公司;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酸堵硫酸换热装置
- 下一篇:数控绕线机放线架自动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