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沉箱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632.7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军;张先禹;庞增荣;李静伟;薛春刚;柳延江;宋书东;张禹;刘伟;墨海洋;孟庆春;马占河;刘万坤;陈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沉箱 用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沉箱吊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沉箱用吊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艺采用在小沉箱壁上预留孔,人工穿入销子,然后用钢丝绳起吊,由于预留孔高度离地面较高,需要使用专用平台让人员站立,人员进出沉箱均为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由于销子很重,人员搬动不便,容易挤伤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沉箱用吊具。
一种小型沉箱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其特征在于:吊具本体包括吊装架,吊装架上设置有挂板,挂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沉箱的吊装孔相连接的吊钩,吊钩的外表面设置有脱钩板,吊装架与挂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挂绳,沉箱上与吊钩连接的连接处设置预埋件。
进一步地,所述挂板为凹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架为四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架的对角之间还通过钢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绳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栓绳环。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上带有封堵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入钩和脱钩简便;
2、减少人员投入,船机的使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省去了操作人员的插拔销轴工序;
4、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吊装架的仰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小型沉箱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1,吊具本体1包括吊装架2,吊装架2上设置有挂板4,挂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沉箱的吊装孔相连接的吊钩6,吊钩6的外表面设置有脱钩板5,吊装架2与挂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挂绳3,沉箱上与吊钩6连接的连接处设置预埋件7。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小型沉箱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1,吊具本体1包括四边形的吊装架2,吊装架2的对角之间还通过钢板9相连接,吊装架2上设置有凹字型的挂板4,挂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沉箱的吊装孔相连接的吊钩6,吊钩6的外表面设置有脱钩板5,起重船的副钩或者索具钩,拉动吊钩6上的脱钩板5,实现自动脱钩功能,吊装架2与挂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挂绳3,挂绳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栓绳环8,沉箱上与吊钩6连接的连接处设置带有封堵板的预埋件7,省去了人工堵孔的工序,吊装架2根据沉箱的尺寸来确定吊钩6的位置,通过吊钩6的质心计算,能够实现吊钩6到沉箱预留的吊装孔时自动入钩,整个吊装过程只需地面上的人员指挥或协助入钩,减少了高处作业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轮加工辅助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类零件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