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单丝簧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201.0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02 | 分类号: | F16F3/02;G02B7/04;G03B1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17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透镜 驱动 马达 单丝 簧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马达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单丝簧片结构,特别涉及其簧片的簧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的功能多样化,配备有摄像机或照相机的数码设备,如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述摄像机或者照相机,通常会采用焦距可调或者自动对焦的镜头,而调节的过程则是改变镜头的位置,用于驱动镜头移动通常是用驱动马达。
为了适应照相机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采用一种利用磁场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ZL200410017724.3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所公开的方案中,包括一安装在底座上的筒状磁轭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和线圈,该线圈内周侧设置有带透镜支撑体的透镜;所述磁石和线圈安置在该磁轭环内部,该线圈固定在该磁轭环内周侧的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该透镜支撑体伸入所述筒状磁轭环内并可在该磁轭环中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它们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磁轭环的前侧固定连接,还有一小帽,该小帽将所述前侧簧片内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前侧上,还有一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前侧簧片外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磁轭环的前侧上。
上述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磁石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安置在磁轭环中间的透镜支撑体受到平行的电磁力作用产生位移,同时安置在透镜支撑体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在透镜支撑体上的电磁力和簧片弹力达到平衡时,该透镜支撑体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即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力相抗于所述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的作用力,驱使所述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
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其前后两侧簧片限制透镜支撑体移动,使之具有耐颠簸与冲击性能并具良好的画面质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透镜驱动装置的驱动能力不够强,稳定系数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单丝簧片结构,有效改善了驱动马达的综合性能,尤其是马达运行时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单丝簧片结构,包括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簧片包括方形外廓和圆形内廓,方形外廓的四个角处分别通过一U形簧丝与圆形内廓连接,所述后侧簧片包括内廓,所述内廓的内壁为圆形,外壁为八边形,所述内廓由对称设置的上内廓和下内廓拼合而成,所述上内廓和下内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块外廓,每块外廓均通过一根簧丝和与其相邻那块外廓相对应的内廓外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单丝簧片结构,其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均采用单根簧丝结构,有效提升马达运行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改善了光轴性能。产品整体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马达爆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透镜驱动马达的单丝簧片结构,包括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前侧簧片3包括方形外廓9和圆形内廓10,所述方形外廓9的四个角处分别通过一U形簧丝11与圆形内廓10连接。前侧簧片的外廓位于磁石4和框架2之间,前侧簧片的内廓则与透镜载体6相接触。所述后侧簧片包括内廓,所述内廓的内壁为圆形,外壁为八边形,所述内廓由对称设置的上内廓12和下内廓13拼合而成,所述上内廓12外壁的两条斜边和下内廓外壁的两条斜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外廓14,每块外廓均通过一根簧丝15和与其相邻那块外廓相对的内廓外壁相连,即内廓八角形外壁的一条斜边外侧的外廓通过一根簧丝和与所述斜边相邻的内廓八角形外壁斜边相连,单根簧丝覆盖所述内廓八角形外壁的四分之一。后侧簧片的外廓与底座相接触,后侧簧片的内廓则与透镜载体相接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后侧簧片内廓的外壁为正八边形。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U形簧丝的U形端部形成一锐折角16和一钝折角17,其中靠近圆形内廓的锐折角高于钝折角,U形簧丝的一端通过一直线延伸簧丝部18与圆形内廓连接,该直线延伸簧丝部与圆形内廓连接点之前形成一垂直折角19,U形簧丝另一端与方形外廓的连接点之前的簧丝处形成一斜向内侧的弯折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