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面低摩擦的轻型输送滚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7503.6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襄清;杨龙昊;刘勇;于恩江;刘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面 摩擦 轻型 输送 滚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圆柱面低摩擦的轻型输送滚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面输送线的滚轮一般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的径向摩擦滚轮、端面摩擦滚轮,与该滚轮配合的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摩擦套;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滚轮,与该滚轮配合的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摩擦套。前者适用于中重型工件的柔性输送,其结构和工艺相对复杂、外形尺寸大、制造成本高、维护成本高,而且金属滚轮与金属摩擦套间的配合对较轻工件的敏感性差,不适合对轻型工件进行输送;后者虽可以柔性输送较轻工件,但与工件接触的非金属滚轮易被工件上锋利的棱角划伤,工件表面的污物也会嵌入滚轮,以至于划伤工件表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面低摩擦的轻型输送滚轴结构,既能满足轻型工件输送的需要,又能避免滚轮被工件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柱面低摩擦的轻型输送滚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总成、传动轴、轴承、挡垫和弹性挡圈,所述传动轴两端装有轴承,所述传动轴两端对称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挡圈卡在环形凹槽内,弹性挡圈内侧设有挡垫;
所述滚轮总成包括滚轮、复合材料摩擦套和过渡套,所述过渡套与滚轮两端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复合材料摩擦套与过渡套内壁过盈配合,所述滚轮总成穿过传动轴位于挡垫之间,所述复合材料摩擦套与传动轴间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摩擦套一端设有翻边。
优选的,所述过渡套上设有与翻边对应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由滚轮总成、传动轴、轴承、挡垫和弹性挡圈组成,滚轮总成由过渡套与滚轮两端内壁过盈配合、复合材料摩擦套与过渡套内壁过盈配合形成,通过过渡套将复合材料摩擦套固定于滚轮内部,卡在环形凹槽内的弹性挡圈及挡垫将滚轮在轴向进行定位。当外力将动力通过轴承传给传动轴,再通过传动轴与复合材料摩擦套内壁的摩擦力将动力传送至滚轮。
复合材料摩擦套一端设有翻边,过渡套上设有与翻边对应的凹槽,使复合材料摩擦套与过渡套在连接中避免了摩擦套的轴向滑移。
复合材料摩擦套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与铅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自润滑、低摩擦的特性,对轻型工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本实用新型中其他零件包括滚轮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复合材料摩擦套与金属材料的滚轮间间隙配合,其敏感性大大高于金属摩擦套与金属滚轮之间的配合,而且金属滚轮与工件接触过程中不会被工件上锋利的棱角划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对轻型工件的敏感性高和避免滚轮被工件划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圆柱面低摩擦的轻型输送滚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为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滚轮2.复合材料摩擦套3.挡垫4.传动轴5.轴承6.过渡套7.弹性挡圈8.环形凹槽9.翻边10.凹槽1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圆柱面低摩擦的轻型输送滚轴结构,由滚轮总成、传动轴4、轴承5、挡垫3和弹性挡圈7组成,所述传动轴4两端装有轴承5,传动轴5两端对称开有环形凹槽8,弹性挡圈7卡在环形凹槽8内,弹性挡圈7内侧设有挡垫3;
滚轮总成由滚轮1、复合材料摩擦套2和过渡套6组成,过渡套6与滚轮1两端内壁过盈配合,复合材料摩擦套2与过渡套6内壁过盈配合,复合材料摩擦套2临近弹性挡圈7一端设有翻边9,过渡套6上设有与翻边对应的凹槽10。滚轮总成穿过传动轴4位于挡垫3之间,所述复合材料摩擦套2与传动轴4间间隙配合,复合材料摩擦套2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与铅的复合材料。滚轮与其余零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当外力将动力传给传动轴,传动轴开始转动,通过传动轴与复合材料摩擦套内壁的摩擦力将动力传送至滚轮1,滚轮1上的工件11实现低摩擦的轻型输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7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置物托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胎压检测系统初始化的轮胎位置动态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