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循环式烘烤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6915.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东;朱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巨兆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弘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循环 烘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化大型烘烤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风循环式烘烤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车间中使用烘烤的设备主要为烘箱,外形以金属箱式为主,其处理量小,空间利用率低,成本普遍较高,且热能利用率低。对于如今土地资源匮乏、生产车间的空间有限的现状,这种传统烘箱越来越暴露出其不利的一面。另外,这种烘箱对热能利用率不高,难以适应目前节能减排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节省成本和空间的热风循环式烘烤房。
一种热风循环式烘烤房,用于烘干批量化工件,其包括烘烤房密闭壳体以及附设于所述密闭壳体的内部热风循环系统,所述内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回流进风管道、加热装置以及送风组件,所述回流进风管道与所述送风组件连通,所述回流进风管道具有位于烘烤房内较低温度区域的回风入口,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器、与送风组件的送风出口连通的进风管道以及将经加热器加热后的风排出的热风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管,所述送风组件为鼓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设于烘烤房的顶部内侧,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收容所述加热器的外壳,所述进风管道和热风出口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具有多个进风分支管道,所述送风组件的送风出口通过一个多通分流管道与各个进风分支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壳由烘烤房的顶部内壁、四个外壳侧壁以及与烘烤房顶部内壁相对的外壳底壁围成,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外壳底壁和/或至少一个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组件和多通分流管道设于烘烤房外部,所述进风分支管道贯穿设于烘烤房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入口位于烘烤房内的底部区域。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分别设于回风入口和热风出口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感测到的各处温度控制加热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烘烤房密闭壳体为一层或多层结构,层与层之间气流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烘烤房壳体的密闭壳体由立于地面的多个侧壁和顶壁构成,所述密闭空间内具有放置工件的置物架,所述侧壁和顶壁的内侧设有隔热海棉。
上述热风循环式烘烤房,利用内部热风循环系统,将烘烤房利用过后的低温风重新回流,送到加热装置加热,进一步提供所需温度的热风,形成内部热风循环,使加热装置利用最大化,循环利用热能,提高热能利用率,节能环保。而且,烘烤房采用密闭空间,由于有热风循环系统,可适用于大体积大批量的产品烘烤,相较于传统小型烘箱更节省成本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风循环式烘烤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风循环式烘烤房10,用于烘干批量化工件,其包括烘烤房密闭壳体11以及附设于密闭壳体的内部热风循环系统,内部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回流进风管道12、加热装置13以及送风组件14,回流进风管道12与送风组件14连通,回流进风管道12具有位于烘烤房内较低温度区域的回风入口121,加热装置13具有加热器131、与送风组件14的送风出口141连通的进风管道132以及将经加热器加热后的风排出的热风出口135。
作为烘烤房壳体的密闭壳体11优选为由立于地面的多个侧壁112和顶壁113构成,密闭空间内具有放置工件的置物架(图未示),侧壁112和侧壁113的内侧设有隔热海棉,使密闭壳体11形成与外界环境热隔绝的空间。进一步地,烘烤房密闭壳体11为一层或多层结构,优选为多层结构,例如为三层结构,各层与层之间气流相通,例如通过多个管道使层与层之间畅通。
具体地,加热器131优选采用加热管,送风组件14优选为鼓风机。加热装置13设于烘烤房的顶部内侧,即顶壁113内侧,加热装置13具有收容加热器131的外壳130,进风管道132和热风出口135分别设于外壳1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巨兆数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巨兆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式多功能交通设施整理机器人
- 下一篇:风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