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电筒远程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6810.2 | 申请日: | 2014-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童腾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腾蛟 |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电筒 远程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远程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手电筒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一种新型照明工具,它具有省电、耐用、亮度强等优点充电手电是一种可以进行反复充电使用的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充电手电筒绿色环保,通常使用LED灯泡,寿命长,适合夜间外出、停电照明使用,但是,现在的充电手电筒都是接市电充电,在户外无市电的情况下无法给手电筒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随时随地的给手电筒充电的手电筒远程充电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电筒远程充电装置,包括手电筒、线圈和充电基座,所述手电筒安装有锂离子电池,所述线圈通过电线与锂离子电池相连接后将线圈安装在手电筒的后方;
所述线圈包括接收线圈和基片,所述接收线圈螺旋排布在基片的一面,所述基片的另一面设有第一隔磁及和第一导磁元件,
所述充电基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连接有聚 合物电池,所述壳体外设有电源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聚合物电池相连接,所述输出端为USB接口。
进一步,所述基片为矩形或者圆形。
进一步,所述充电基座还包括交流电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由于在手电筒的后方设置了线圈,通过线圈直接将手电筒放置的充电基座上就可以在手电筒完成充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电筒远程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电筒远程充电装置,包括手电筒1、线圈2和充电基座3,所述手电筒安装有锂离子电池4,所述线圈2通过电线与锂离子电池4相连接后将线圈2安装在手电筒的后方;
所述线圈2包括接收线圈和基片,所述接收线圈螺旋排布在基片的一面,所 述基片的另一面设有第一隔磁及和第一导磁元件,
所述充电基座3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连接有聚合物电池,所述壳体外设有电源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聚合物电池相连接,所述输出端为USB接口,通过USB接口可以给充电基座充电。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片为矩形或者圆形,基片可以方便将线圈螺旋布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基座还包括交流电适配器,交流点适配器可以在充电时更加的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腾蛟,未经童腾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