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去应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6572.5 | 申请日: | 2014-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珊;梁嗣元;杜振波;张鸿平;卢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H01F41/02;H01F27/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李满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变压器 铁芯去 应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去应力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它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工艺简单,从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重点。在电力行业,非晶合金材料制成的变压器铁芯因为大幅度降低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可以节约大量电能,因此处于环保角度考虑,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替代传统变压器是大势所趋。但是非晶合金材料在变压器上的使用较少,并且技术相对并不成熟,这是由于非晶合金铁芯内部应力会严重影响铁芯性能,从而影响变压器的整体性能。并且,由于非晶材料自身特性,使得变压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都会对铁芯造成一定的应力影响。对于此现象的现有解决方法为将非晶合金材料放入退火炉进行二次退火,使非晶合金铁芯性能得到恢复,但非晶合金材料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又会受到后续工艺的应力影响,从而使变压器性能下降严重。因此,如何消除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成品的应力,成了阻碍非晶合金变压器发展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去应力装置,该装置可以简单有效的去除非晶合金铁芯内部应力,从而提高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性能。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去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换能器、变幅杆和振动传输器,其中,所述变幅杆的一端连接换能器,变幅杆的另一端连接振动传输器,该振动传输器安装在外壳的前端,所述换能器的信号输入端能通过传输线连接超声波电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传输器向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传递高频机械振动,当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受到高频振动影响时,变压器铁芯内的非晶合金晶体发生振动,再次打乱晶体排列,从而达到去除应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成品的应力消除,提高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可靠性。相比现有的退火炉二次退火方式除去非晶合金变压器应力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除应力过程更加简单,并且本实用新型能直接对非晶合金变压器成品进行除应力处理,而现有的退火炉二次退火方式只能对非晶合金材料进行除应力处理,无法消除在非晶合金材料制成非晶合金变压器时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传输线、3—振动传输器、4—固定卡槽、5—换能器、6—变幅杆、7—超声波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去应力装置,它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换能器5、变幅杆6和振动传输器3,其中,所述变幅杆6的一端连接换能器5,变幅杆6的另一端连接振动传输器3,该振动传输器3安装在外壳1的前端,所述换能器5的信号输入端能通过传输线2连接超声波电源7。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罩在外壳1后部外圈的固定卡槽4。固定卡槽4用于将去应力装置固定在测试变压器铁芯用升降台上。如果没有固定卡槽4也可以通过手持去应力装置的形式对变压器铁芯进行去应力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1的前端为锥形端。该锥形端利于本实用新型对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的各个角落进行去应力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动传输器3输出的振动频率范围为40~50kHZ。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超声波电源7发出的高频震荡电信号通过传输线2将高频震荡电信号传送至换能器5,换能器5将高频震荡电信号转化成机械振动,此时此机械振动振幅较小,需要通过变幅杆6放大到所需要的机械振动。之后此机械振动通过振动传输器3传递到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上,当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受到高频振动影响时,变压器铁芯内的非晶合金晶体发生振动,再次打乱晶体排列,这样就去除了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内的应力。上述过程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常的变压器安装。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炉移动后墙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立式真空镀膜装置的工件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