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管支撑用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6567.4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厉亚宁;乔富贵;孙毅;万里平;王小威;张伟乾;冯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管 支撑 用管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管支撑用管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管架形式仅能适用于单一一种炉管排布方式,无法满足水平炉管顺排和错排同时布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炉管支撑用管架,本实用新型是为了适应一种新的辐射炉管排布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炉管支撑用管架,包括管架立柱和安装在其上的炉管支撑部件;
两个所述管架立柱平行设置,所述炉管支撑部件安装在两个管架立柱之间;
所述管架立柱的横截面为“[”形。
适用于顺排炉管的炉管支撑部件为一组平行设置的炉管支撑横梁,其横截面为工字形;
在两个所述管架立柱上均开有孔,每个所述炉管支撑横梁从一个管架立柱上的孔插入,从另一个管架立柱上的孔伸出;炉管水平放置在各个炉管支撑横梁上。
在所述炉管支撑横梁的两端均有开槽,两端的槽均位于管架立柱的外侧;
在两端的槽内分别安装有横梁固定卡板;所述横梁固定卡板从上向下卡在槽内。
在两个所述管架立柱的上部开有上矩形孔,在该上矩形孔中安装有悬吊销轴;
在两个所述管架立柱的下部开有下矩形孔,在该下矩形孔中安装有底部销轴。
在所述底部销轴和悬吊销轴的两端均有开槽,两端的槽均位于管架立柱的外侧,在每个槽内安装有销轴固定卡板,所述销轴固定卡板从上向下卡在槽内。
适用于错排炉管的炉管支撑部件为一管板,所述管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底部销轴与两个所述管架立柱连接;
在所述管板上开有交错排布的管孔,用于安装炉管。
在所述管板上设有加强筋。
在所述管架立柱的上部开有矩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适应性强:传统的管架仅能适用于水平炉管为顺排的情况。此新型管架既可适用于水平炉管为顺排的情况也可适用于水平炉管为错排的情况,且两种管架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以适应不同的炉管排布。
(2)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借助ANSYS分析软件的模拟计算,本管架的结构与传统管架不同,例如:立柱截面为“[”形,管架一的支撑横梁(3)截面为工字形。此种新型的结构使得管架用材省,且承载能力高。管架一为组合装配的形式,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管架形式一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的A-A视图。
图1-3是图1-1中的B-B视图。
图1-4-1是图1-1中的底部销轴的主视图。
图1-4-2是图1-1中的底板销轴的侧视图。
图1-5是销轴固定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1是图1-1中的炉管支撑横梁的主视图。
图1-6-2是图1-1中的炉管支撑横梁的侧视图。
图1-7是横梁固定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管架形式二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B-B视图。
图2-3是图2-1中的A-A视图。
图3是两种形式管架联合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借助ANSYS分析软件对辐射管架的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通过对管架结构方面的优化设计以及材质的合理选用,使之可以满足在一定高温下的应力承受要求。此种新型管架为悬吊结构,管架用材省且承载能力强;此种新型管架可以适应辐射炉管顺排和错排的情况且易于制造和安装。
本项目根据辐射炉管排管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两种管架支撑形式。图1-1所示管架用于管排在一个平面内(顺排)的布管情况。图2-1所示管架用于管排不在同一平面内(错排)的布管情况。两种管架的详细说明如下:
管架一,如图1-1至图1-3所示:
管架一为组合件,图1-1所示为组合完成后的情况。
件1——底部销轴,兼做为与其他管架相连时的连接件,截面为矩形,如图1-4-1和图1-4-2所示;
件2——管架立柱,截面为“[”形;
件3——炉管支撑横梁,截面为工字形,如图1-6-1和图1-6-2所示;
件4——悬吊销轴,截面为矩形;
件5——销轴两端的固定卡板,与件1、件4配套使用
件6——支撑横梁两端的固定卡板,与件3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布袋除尘器
- 下一篇:车辆前置氧化性机械式空气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