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机构的叉车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5440.0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峰;苏振海;蓝毅生;晁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机构 叉车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机构的叉车悬架。
背景技术
仓储叉车主要是为仓库内货物搬运而设计的叉车。除了少数仓储叉车(如手动托盘叉车)是采用人力驱动的,其他都是以电动机驱动的,因其车体紧凑、移动灵活、自重轻和环保性能好而在仓储业得到普遍应用。
目前,仓储叉车的驱动轮和平衡轮采用刚性连接,这样减震效果较差,在不平路面或者过障碍物时,震动直接传递到人身上,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差。当驱动轮过凹坑时,传统悬架机构容易出现车身被平衡轮顶起,造成驱动轮悬空,叉车打滑无法行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机构的叉车悬架,以实现自动适应不平路面,吸收和缓冲行驶过程中的冲击震动,提高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平衡机构的叉车悬架,由直角曲柄、杠杆和钝角曲柄组成,直角曲柄的水平段为供驱动轮安装的驱动板,水平段靠近竖直段的一端与一连杆枢接,该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叉车车身上,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与叉车车身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竖直段的下端与杠杆的一端枢接,杠杆的中间支撑固定在叉车车身上,钝角曲柄的倾斜段端部枢接在杠杆的支点上,钝角曲柄的水平段为供平衡轮安装的平衡板,平衡板与杠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杠杆靠近竖直段的位置与叉车车身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和第一限位块。
所述第三弹簧为橡胶弹簧。
所述平衡板与杠杆的另一端之间还设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第二限位块和平衡板之间还设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是一个L型金属片,第三限位块的一端焊接在第二限位块下端而另一端有螺栓孔,平衡板对应螺栓孔的下端设计有U型开口,螺栓孔和U型开口之间穿过一根螺栓使第三限位块的另一端与平衡板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直角曲柄和杠杆组装,并固定安装在叉车车身上,同时安装好第一弹簧,再将钝角曲柄装在杠杆的下方,同时安装好第二弹簧,然后逐一安装驱动轮和平衡轮,即完成整体安装。
本实用新型将驱动桥上的驱动轮和平衡轮 (辅助轮)分别安装在直角曲柄和钝角曲柄的水平段上,根据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原理, 使得叉车能自动适应不平路面,特别是在驱动轮过凹坑时,驱动轮能自动下降并接触地面保持前进动力, 其中加装减震部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以吸收和缓冲行驶过程中的冲击震动,提高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驱动轮和平衡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图。
标号说明
直角曲柄1,连杆11,第一弹簧12,杠杆2,第三弹簧21,第一限位块22,支点23,钝角曲柄3,第二弹簧31,第二限位块32,第二限位块33,螺栓孔34,驱动轮4,平衡轮5,U型开口51,叉车车身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平衡机构的叉车悬架,由直角曲柄1、杠杆2和钝角曲柄3组成。
直角曲柄1的水平段为供驱动轮4安装的驱动板,水平段靠近竖直段的一端与一连杆11枢接,该连杆11的另一端枢接在叉车车身6上,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与叉车车身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爬坡性能测试,优化弹簧预压缩量,在叉车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使驱动轮4获得最大预加载,增大制动性能提高安全性,同时提供缓冲效果,第一弹簧12作用的是提供直角曲柄1与叉车车身6的缓冲。
杠杆2的一端枢接在直角曲柄1的竖直段下端。杠杆2的中间支点23支撑固定在叉车车身6上,杠杆2靠近竖直段的位置与叉车车身6之间设有第三弹簧21和第一限位块22。第三弹簧21优选橡胶弹簧。第一限位块22用于限定杠杆2的运动范围,从而定义了驱动轮4和平衡轮5的上下运动空间,驱动轮4用于驱动、转向,平衡轮5为辅助轮,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弹簧21主要用于缓冲运动过程中叉车车身与第一限位块22间的刚性冲击,提高平衡机构使用寿命,较少驾驶疲劳感,优选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5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