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复合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975.6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开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开恕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复合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管道,尤其涉及管道传送领域的一种多层复合管道。
背景技术
现有复合管通常使用两种材料,如钢-塑复合管,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复合。即无间隙紧复合和有间隙松复合,但都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采用无间隙复合,由于两种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易产生膨胀内应力。特别是温度变化速率较大时,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多次交变应力变化,产生材料疲劳,使得在较低应力水平下,导致泄漏或管道损坏。而有间隙复合管,虽考虑了膨胀问题的解决,但由于内外管之间有间隙,易积存空气,易产生振动,特别是在启停等工况变动大时,流体动压力和空气炮等,使内外管之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易产生破坏。并且,由于外管是钢管,内壁通常需防腐,由于管道相对运动,容易造成防腐层的损坏。此外由于内外管有间隙,内管基本不承压,造成内壁材料强度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复合管道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提供一种多层复合管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复合管道,至少包括承受压强的外管、防腐耐磨的内管和位于内外管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高弹性材料制成的过渡层,所述中间层与外管和内管无间隙复合;所述内管由多段拼接构成,所构成的内管为具有纵向间隙的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层材料为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氨脂弹性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底部为“凸”形,使得内管的腔体由两个直径不同的腔体构成,更接近内管底部的腔体的直径大于另一个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的底部为“凸”形,与内管底部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底部和内管底部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前段凸出,凸出段长度小于内管底部腔体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的多层复合管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材料无间隙复合的方法。即在内外管之间,通过挤压粘结复合高弹性中间层。多层复合管通过中间层的过渡,能够适应温度等工况变动,减少膨胀应力。同时避免由于内外管之间有间隙,易积存空气、易产生振动的问题,特别是在启停等工况变动大时,因流体动压力和空气炮等原因,使内外管之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破坏复合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所示:1 外管,2 内管,3 中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复合管道,至少包括承受压强的外管1、防腐耐磨的内管2和位于内外管之间的中间层3,所述中间层3为高弹性材料制成的过渡层,所述中间层3与外管1和内管2无间隙复合。
实施例一:一种多层复合管道,包括承受压强的外管1、防腐耐磨的内管2和位于内外管之间的中间层3,所述中间层3为高弹性材料制成的过渡层,所述中间层3与外管1和内管2无间隙复合;所述内管2由多段拼接构成,所构成的内管为具有纵向间隙的筒体。
内管2由多段拼接构成,构成具有轴向间隙的筒体,能够使得复合管道的内管2更好的解决轴向的内应力和膨胀力。
实施例二:一种多层复合管道,包括承受压强的外管1、防腐耐磨的内管2和位于内外管之间的两层中间层3,所述中间层3为高弹性材料制成的过渡层,所述两层中间层3间无间隙复合,所述中间层3与外管1和内管2无间隙复合;所述内管2由多段拼接构成,所构成的内管为具有纵向间隙的筒体。两层及以上的中间层虽然成本较高,但能更好的解决内应力和膨胀力。
实施例三:一种多层复合管道,包括承受压强的外管1、防腐耐磨的内管2和位于内外管之间的两层中间层3,所述中间层3为高弹性材料制成的过渡层,所述两层中间层3间无间隙复合,所述中间层3与外管1和内管2无间隙复合;所述内管2为一个整体。两层及以上的中间层虽然成本较高,但能更好的解决内应力和膨胀力。
本申请的多层复合管道的中间层,采用由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氨脂弹性体等高弹性的材料制作,能够使得复合管道通过中间层的过渡,适应温度等工况变动,减少膨胀应力。
为了本申请的多层复合管道能够更好的密封和使用,所述内管2底部为“凸”形,使得内管2的腔体由两个直径不同的腔体构成,更接近内管底部的腔体的直径大于另一个腔体。确保管道与管道连接时,内管与内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保证管道之间的连通性和密封性,保证管道连通后其轴向方向的膨胀力能够得到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开恕,未经石开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型铝塑PP-R管
- 下一篇:管磨机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