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蕾丝炫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836.3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旗;吴金明;许经厨;许书火;陈志锋;吴迪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市夜光达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6 | 分类号: | G02B5/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6224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蕾丝 炫光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膜,特别涉及一种3D蕾丝炫光膜。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将反光层施加于基层薄膜上,反光层可以为玻璃微珠构成,也可以为微棱镜体构成,或者其他反光结构,利用光线在反光层内折射反射后回归的光学原理,即使反射光按人射光方向大部分地返回光源方向。反光膜是一种具有安全功能的薄膜。当在夜间或黑暗处活动的人员穿着或携带此种回归反射安全材料,在遇有光线照射时,由于其回归反射的功能,会产生醒目的效果,提高自身的能见度,从而使处于光源处的人员很快地发现目标,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的安全。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加工路线及不同的化工原材料,其反光膜的反光强度、手感、表观效果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服装面料穿着使用的安全功能性反光膜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反光强度外,还必须保证穿着的要求如美观、耐洗、耐磨、防水等,而目前的反光膜均是单层反光结构,即在基布上铺设反光层,结构简单,产品陈旧老化,没有新意,都是平面视觉效果,反光视觉效果不强烈,用于穿着时,美观性差,不利于款式设计,款式单一,反光视觉效果不强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呈现3D立体反光视觉效果,以立体图案取代平面反光效果的3D蕾丝炫光膜。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3D蕾丝炫光膜,包括PVC底膜层、微棱镜角锥体层、透明复合树脂层和涤纶蕾丝层,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种植于PVC底膜层上,微棱镜角锥体层内的各个微棱镜角锥体的顶角共同构成一个透明复合树脂层的附着层,所述涤纶蕾丝层通过透明复合树脂层与微棱镜角锥体层相结合,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内各相邻微棱镜角锥体的空间与透明复合树脂层之间构成空气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的反光表面上还镀覆有金属电镀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PVC底膜层为0.2mm,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为0.07mm,所述金属电镀层为0.01mm,所述透明复合树脂层为0.02mm,所述涤纶蕾丝层为0.18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3D蕾丝炫光膜,所述涤纶蕾丝层中的涤纶蕾丝是镂空的结构,则涤纶蕾丝层充当了一个狭缝光栅的作用,人眼通过涤纶蕾丝层的镂空空隙能够看到偶数或奇数列的像素,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对应的视差图像,大脑会根据这种差异感觉到立体的景象,使得涤纶蕾丝层的蕾丝花纹呈现3D立体反光视觉效果,以立体图案取代平面反光效果,反光视觉效果强烈,是传统的反光膜不可比拟的;进一步的,涤纶蕾丝有着比较好的力学性能,强度是棉的1倍,羊毛的3倍,耐热性能在-70℃至170℃之间可使用,且高低温对其影响较小,涤纶蕾丝对透视反光立体效果明显,则涤纶蕾丝层具有耐洗、耐磨等特性,且特性稳定,不易受到影响,则设于涤纶蕾丝层与PVC底膜层之间的微棱镜角锥体层也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微棱镜角锥体层的反光特性稳定;因此,所述3D蕾丝炫光膜作为服装面料使用时,具有款式新颖,立体反光视觉效果强烈,美观性强,且具有耐洗、耐磨特性,便于清洗;进一步的,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内各相邻微棱镜角锥体的空间与透明复合树脂层之间构成空气层,则透明复合树脂没有填满各微棱镜角锥体之间的缝隙,透明复合树脂层类似于悬于微棱镜角锥体层上方,若透明复合树脂填满微棱镜角锥体层的缝隙,则会造成微棱镜角锥体反射的光线经填充的透明复合树脂的折射而改变反射路线,降低光线的出光和亮度,提高重影度,降低立体显示效果,而空气层的存在,提高了光线的透过率,提高了3D蕾丝炫光膜的视觉宽度,降低重影度,提升3D立体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3D蕾丝炫光膜,包括PVC底膜层1、微棱镜角锥体层2、透明复合树脂层3和涤纶蕾丝层4,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2种植于PVC底膜层1上,微棱镜角锥体层2的反光表面上还镀覆有金属电镀层5,微棱镜角锥体层2内的各个微棱镜角锥体的顶角共同构成一个透明复合树脂层3的附着层,所述涤纶蕾丝层4通过透明复合树脂层3与微棱镜角锥体层2相结合,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2内各相邻微棱镜角锥体的空间与透明复合树脂层3之间构成空气层6;其中,所述PVC底膜层1为0.2mm,所述微棱镜角锥体层2为0.07mm,所述金属电镀层5为0.01mm,所述透明复合树脂层3为0.02mm,所述涤纶蕾丝层4为0.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市夜光达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市夜光达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同心度的光纤接口组件
- 下一篇:一种气象多参数自动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