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734.1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丽;朱伟燕;徐红宗;马雷;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秦舜生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切换 开关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反事故措施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应用到供电系统中。双电源切换开关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小区、医院、机场、码头、消防、冶金、化工、纺织等不允许停电的重要场所,实现无人值守连续供电,因此,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控制的控制电路成为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控制电路,实现了双路电源的自动切换及双路供电电源都异常时的开关分断控制,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控制电路,其中,包括1#电源,2#电源,微控制器,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分断电路和ATS开关;所述1#电源和2#电源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I/O端口PA1、PA2、PA3分别连接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和分断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和分断电路的输出端与ATS开关的输入端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所述电阻R1一端连接端口PA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输入端和继电器K1的线圈,继电器K1的线圈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接5V电源正端,继电器K1的开关并联在ATS开关的输入端子1端子和2端子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电阻R2,三极管Q2,二极管D2和继电器K2;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端口PA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输入端和继电器K2的线圈,继电器K2的线圈并联在二极管D2的两端,二极管D2的输出端接5V电源正端,继电器K2的开关并联在ATS开关的输入端子3端子和4端子上。
作为优选,所述分断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3,二极管D3和继电器K3;所述电阻R3一端连接端口PA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继电器K3的线圈,继电器K3的线圈并联在二极管D3的两端,二极管D3的输出端接5V电源正端,继电器K3的开关并联在ATS开关的输入端子5端子和6端子上。
作为优选,所述微控制器采用32位ARM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ATS开关的双电源切换开关控制,特别适用于溯高美VS、VE、ATyS3、ATySM3S 型ATS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接线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抗环境干扰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邮电、石油、煤炭、冶金、铁道、市政、智能大厦等行业、部门的电气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1#电源,2#电源,微控制器,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分断电路和ATS开关。1#电源和2#电源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I/O端口PA1、PA2、PA3分别连接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和分断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和分断电路的输出端与ATS开关的输入端子连接。
第一切换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电阻R1一端连接端口PA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输入端和继电器K1的线圈,继电器K1的线圈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接5V电源正端,继电器K1的开关并联在ATS开关的输入端子1端子和2端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