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套小车转向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450.2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戴泽辉;刘自然;卢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1/00 | 分类号: | B21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转向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活套设备,具体是一种活套小车转向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行业中,活套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带钢的存储,活套的带钢存储量和整线的运行速度息息相关,活套的长度和带钢的存储长度活套是生产线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活套一般是采用卷扬机牵引活套小车进行带钢的存储,一般的设置是将卷扬机至于活套轨道的末尾,通过卷扬机带动带钢再牵引活套小车运动,但是卷扬机体积庞大,而且为了利于带钢的牵引,卷扬机和轨道的末尾还需保持一段距离,所以导致卷扬机的摆设占据了活套的一部分长度,无法完全将活套的长度全部进行带钢的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可有效利用活套空间,减少占地的活套小车牵引装置。
一种活套小车转向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架,活套小车及卷扬机,活套小车安装在固定架的一侧,还包括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设置在固定架相对于安装有活套小车的一侧,所述活套小车的头端并列设置有第一转向盘及第二转向盘,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活套小车的一侧,所述卷扬机与第二转向轮的连线垂直于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的连线,卷扬机与第二转向轮的连线、固定架与第一转向盘的连线及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盘的连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第一托轮设置在转向盘与固定架之间,第二托轮设置在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的标高与一转向盘与第二转向盘的标高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的标高低于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的标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轮和第二托轮的标高比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的标高低30mm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活套小车转向牵引装置通过将卷扬机设置在活套小车的外侧,并且通过转向轮来带动带钢大大提高了活套的长度的利用率,并且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套小车转向牵引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的一种活套小车转向牵引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固定架1,活套小车2,第一转向轮31、第二转向轮32、卷扬机4以及带钢5。
活套小车2安装在固定架1的一侧,且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活套小车2包括第一转向盘21和第二转向盘22,二转向盘21、22并列设置在活套小车2的一端,固定架1与转向盘21在同一平行于地面的直线上。
第一转向轮31和第二转向轮32安装在固定架1的相对于活套小车2的一侧,且固定架1位于两转向轮31、32的中间位置(中分线上),转向轮31与转向盘22的连线平行于固定架1与转向盘21的连线。二转向轮31、32均可转动,且转向轮31、32的标高(相对水平地表面的高度)与二转向盘21、22的标高一致。
转向盘21与固定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托轮61,转向盘22与转向轮31之间设置有第二托轮62,二托轮61、62的连线垂直于固定架1与转向盘21的连线。二托轮61、62均可转动,二托轮61、62的标高低于二转向轮31、32及二转向盘21、22的标高,一般低30mm左右。
卷扬机4设置在固定架1的一端,卷扬机4与第二转向轮32的连线垂直于第一转向轮31与第二转向轮32的连线。带钢5的另一端通过转向轮由卷扬机4牵引。
带钢5的一头固定在固定架1上,另一端由卷扬机4牵引,中间部分通过活套小车2的二转向盘21、22及两转向轮31、32的引导,实现活套小车2的放套与充套,二托轮61、62的标高低于转向轮3及转向盘21的标高,正常情况下带钢5不接触第一托轮61和第二托轮62,只有在带钢5消张或者带钢5牵引长度过长时,带钢5落在第一托轮61和第二托轮62上,用来保护带钢。卷扬机4放置在活套小车2的一侧,不占用活套的长度空间,有效的利用活套存储带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触控装置以及其输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开口真空集热管